东汉王朝全图
汉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之后,定都洛阳。历史上把他所建立的汉朝,称做“东汉”。作为一个马上皇帝,刘秀也颇懂文治之道,由于在民间生活的时候,他深刻体会到了百姓的疾苦,因此在他登位伊始就广施仁政,与民休息,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民能够迅速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另外,光武帝对待功臣也非常有策略,他赏赐给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许多钱财和土地,并尽量的原谅他们的小过失,而对他们的一点功劳都重重的赏赐,不过只赏给他们钱财和土地,却不让他们过多的掌握权力,这样即维护了皇帝的权威,又保全了功臣们的利益。所以在东汉一朝没有出现其它朝代建国后大肆迫害功臣们的现象。
汉光武帝虽然为人宽和,但他也知道维护法令制度的重要,因此他非常的重视支持和提拔那些不畏权贵、严格执法的官员。洛阳令董宣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汉光武帝的大姐在东汉建国后,被封为湖阳公主,她仗着自己弟弟是皇帝,骄横异常,经常公然违反国家法律,她手下的奴仆也借着她的势力为非作歹。有一次,湖阳公主的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就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当时的洛阳地方和长官洛阳令董宣是一个执法如山的硬汉子,他知道不能闯进公主府去拿人,就派人蹲守在公主府门口,等着那个凶手出来。
有一天,湖阳公主外出,那个凶手就跟着她一起出来了。董宣得到消息后,就立刻带着衙役们赶来,挡住了湖阳公主的车驾。湖阳公主一见一个小小的县令竟敢拦她的车驾,遂火往上撞,怒叱董宣道:“你个小小的洛阳令好大的胆,竟敢拦哀家的车马?”董宣听罢,并不惊慌,他当场拔出了宝剑,在地上一划,对公主说:“臣董宣蒙陛下抬爱,官居洛阳令,只知要按汉律行事。今公主家奴为非作歹,行凶杀人,此等狂悖之徒国法不容。公主身为皇室贵胄不但不严惩此贼,反而一味袒护,至国法于不顾,臣深为公主所不取也。”一番慷慨陈辞之后,董宣命令左右将那杀人的家奴从公主的车上拉了下来,当街申明罪状,处以死刑。这下可把平时不可一世的湖阳公主气的半死,她立刻到了宫里找他的弟弟汉光武帝,向她哭诉经过,让光武帝为她出气。
汉光武帝听了湖阳公主的一面之词,十分恼怒,就让人将董宣召来,不由分说就让内侍杖责董宣,为湖阳公主出气。董宣高声说道:“请陛下容臣说两句话,说完了就是处死臣也心甘情愿。”光武帝怒气冲冲的说:“你还有什么可说的?”董宣说道:“陛下兴复汉室,功高震天,现天下已定,应严守法令制度,使万民安康同享太平之福。可如今陛下却对公主家奴随意杀人的行为如此的放纵,这样还如何保证法律的尊严?既然如此,臣宁可自杀!”说着董宣就向柱子撞去,光武帝赶忙让两边的人拉住董宣,可董宣已经撞的是头破血流了。
“强项令”董宣,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
光武帝时任首都洛阳县令,为人耿直,执法严明,
不畏权贵,一生清正廉洁,死后家无余财
此时的汉光武帝已经从盛怒中清醒了过来,他也觉得董宣做的没错,但总要给自己大姐一个台阶下,于是他就让董宣向公主叩头认错,可董宣是一个硬骨头,怎么也不肯给公主认错,内侍们就把他的脑袋往地上摁,董宣就用双手撑着地,挺着自己的脖子,始终不肯低头。后来,内侍也没有办法,只好对光武帝说:“陛下,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大笑道:“那就把这个硬脖子拉出去吧!”
湖阳公主见汉光武帝就这样放了董宣,遂埋怨他道:“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连一小小的县令都治不了?”光武帝说:“正因为朕是一国之君,才不能肆意妄为呀!”后来,汉光武帝不但没有处罚董宣,还赏给了他30万钱以资表彰。董宣对这笔赏金一无所取,全部分给了自己的手下人。从此“强项令”的威名声震洛阳,那些权贵们都不敢在董宣面前造次,洛阳的治安一片肃然,人们都敬畏的称董宣为“卧虎”。
除了董宣之外,还有一个守城门的小吏郅恽更是执法到了汉光武帝的身上。有一次,光武帝到洛阳郊外去打猎,一时玩的兴起,到回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皇帝的车驾到了洛阳东门,城门已经关了。随从的侍卫叫管城的开门,但作为城官的汝南西平(今河南省西平)人郅恽却拒不开门,没有办法光武帝就亲自来叫门,可郅恽以夜黑辨不清人为由还是不开门。光武帝一行只好绕道东中门进了城。
第二天,正当汉光武帝准备责问郅恽的时候,郅恽的奏章却先到了。在奏章里,郅恽说:“当年的圣王不敢仅凭自己的喜欢做事,就是怕让万民担忧。如今陛下出外游猎,乐而忘返直到深夜,这样下去,国家大事怎么办呢?”光武帝看了奏章之后,深以为然,就赏赐了郅恽一百匹布,并把那个为他开门的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职。后来,光武帝还让郅恽做太子的老师,教授太子功课。
正是由于汉光武帝能够严于律己,并大力褒奖那些执法严明的官吏,使得东汉王朝迅速的兴盛起来,到光武帝末年,天下的人口又到了西汉极盛时期的水平,人民安居乐业,四海昌平,后世将这个时期称为“光武中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