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春秋战国(十三)

(2006-09-29 13:34:58)

       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春秋战国(十三)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战国著名纵横家

 

  就在孙膑、庞涓相争于中原时,他们的两个小师弟苏秦与张仪也学成下山了,但与他们的大师兄不同的是,苏、张二人没有学兵法,学的是辩术。苏秦首先来到了七国中最强大的秦国,游说秦惠文王,但是惠文王对他说的并不感兴趣,苏秦在秦国待了一年有余终不为秦王所用,眼见着盘缠用尽,只好回自己的老家。看见苏秦一文不名的回来,他的父母非常的生气,狠狠的申斥他,他的妻子看见他的狼狈样连招呼都不打,苏秦求嫂子给他做饭,他嫂子连理都不理他,看到此,苏秦仰天长叹道:“穷困潦倒的回来,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父母也不认我这个儿子了,这都是我的罪过呀!”于是他更加发奋读书,夜里困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提神,鲜血一直流到自己的脚上。就这样,苏秦在“锥刺骨”的苦读中,学问有了很大的长进,自认为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可以说服各国的君主。

  告别了父母妻儿,苏秦再次踏上了周游列国的征程,这回他没有再到秦国,而是一路向北,来到了燕国,凭借着自己对天下大事的准确估计,苏秦成功的说服了燕文侯,文侯遂赠给他金银让他去联合赵国。苏秦来到了赵国,向赵肃侯陈述了燕赵联合的好处,赵侯也非常的赞同,就赠给苏秦大量的资财,让苏秦去联合六国中的其它国家。可这时,传来了秦国击败了魏国的消息,苏秦就担心秦国会进攻赵国,万一赵国投降了秦国,那自己的“合纵”大业就要泡汤了。为了能够暂时止住秦国的东进,完成自己联合六国的功业,苏秦想到了自己的同学张仪,就派手下人假扮成商人去找他。

 

         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春秋战国(十三)

 

张仪,相传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战国时著名纵横家

 

  此时的张仪正处于人生中最难熬的时期。张仪本是魏国人,离开鬼谷之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原打算在魏国谋个一官半职,可是魏惠王却对他所说的那一套并不感兴趣,张仪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这样生活的就更加艰难了。没办法,张仪只好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来到了楚国,本想游说楚王,但没有成功,不过好在楚国的令尹(宰相)昭阳见张仪还有些能耐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门客。该着张仪要倒霉,有一次,令尹昭阳宴请宾客,席上客人知道昭阳有一块名贵的宝玉就提出要观看一下,昭阳当下就让人去取,谁知宝玉居然不翼而飞了,这让昭阳十分的恼火,就让人去追查。家境贫困的张仪就成为了主要的怀疑对象,被昭阳抓起来打了个半死。后来,因为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张仪被放了回来。

  回到家中的张仪,遍体鳞伤,他的妻子边给他上药,边埋怨他道:“读书,读书,要不是你天天想着读书当官,能被人家打成这样?”张仪没理她,只是张开嘴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她的妻子没好气的说:“还在!”张仪说道:“好,只要舌头还在,我就不愁不能谋官取富贵!”

  这一天,苏秦那个假扮商人的手下找到了张仪,告诉他,苏秦现在已经飞黄腾达了,建议张仪去投奔他,已经穷困潦倒的张仪立刻带着家小跟着来人到了赵国。张仪本以为他的这个老同学会很照顾他,谁知道一连几天苏秦都没有见他。这一天,苏秦终于派人请张仪到家中赴宴,进到正堂之后,张仪见到了自己昔日的同学,可是苏秦却对他非常的傲慢,更过份的是,给张仪吃的食物连下人都不如。席间,苏秦轻蔑的对张仪说:“本来以为老兄早就位极人臣了,谁知道居然如此的狼狈,原想将你举荐给赵侯,我看还是算了,免得到时我跟着你受连累。”这一席话,让张仪再也无法忍受了,他愤然离开了苏秦家。走到门口,张仪破口大骂:“苏秦,好小子,你不是想联合六国来对抗秦国吗,那我就去秦国,让秦国进攻赵国,打破你的如意算盘!”

  言罢,张仪就带着家小准备离开赵国,这时,那个最先劝张仪来投奔苏秦的人又一次出现了,他非常同情张仪的遭遇,然后表示愿意资助张仪去秦国,就这样张仪来到了秦国。在那个假商人的打点下,张仪最终见到了秦惠文王,并成功说服了他。惠文王任命张仪为客卿,将征伐诸侯的大事全权交给了他。正当张仪顺风顺水的时候,那个资助他的商人向他请辞,这让张仪非常不解:“以前,我贫困的时候,是先生不遗余力的帮助我。现在我发达了,正是可以报答先生的时候,奈何此时,先生要离我而去啊!”那个假商人笑道:“非是我了解您,而是您的同学、我的主人苏秦先生了解您啊!苏先生想要成就六国合纵的大业,可却担心秦国会进攻赵国,使他的壮志难筹。所以,就想到了您,他故意污辱您,激怒你来秦国,然后又让我暗中资助你,使你能够顺利的得到秦王的信任。现在我的任务完成,该回去复命了!”张仪一听,不禁仰天长叹道:“我张某人自恃聪明一世,谁料被人算计了还不知道呢,我不如苏秦啊!”接着,他就对那人说:“我现在刚刚得到秦王的重用,地位还不稳固,哪可能去征伐赵国,你让苏先生放心,只要他在世一天,我张仪就不会让秦国进攻赵国!”

  苏秦得到回报后,知道有张仪在,秦国不会立即进攻赵国,他就开始游走于六国之间,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六国的国君一一说服,同意他提出的六国“合纵”以对抗秦国的策略。于是苏秦就北上赵国向赵侯复命。在经过洛阳的时候,由于各国诸侯都派使者和车驾护送苏秦,一时间苏秦的队伍绵延了二十多里,连周天子都被惊动了,以为是哪个诸侯王来了,赶忙派人去迎接。苏秦的家人更是又惊又喜,他的妻、嫂都吓得跪在地上迎接他。苏秦看到嫂子就问:“大嫂,当时我求你给我做饭,你都不肯,怎么这会儿却如此的恭敬!”他的嫂子回答说:“现在,您已经是要风要雨得雨了,我怎么敢对您不恭敬呢?”苏秦一听,不禁长叹道:“当年,我落魄的时候,父母不认我这个儿子,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也不给好脸色看,可现在他们却对我毕恭毕敬,可见人生在世,荣华富贵是不可少的呀!”

  不久,六国君主就依苏秦的倡议会盟于洹水(今河南省安阳境内),共推赵肃侯为约主,歃血为盟,联合抗秦,苏秦被六国君主联合封为“从约长”,并同时兼任六国的丞相。盟誓之后,苏秦将六国的盟约送到秦国,警告秦国不要再东进了,秦王见六国联合也自知一时无法与之对抗,就偃兵息武,并归还了侵略六国的部分土地。整整15年的时间,秦国都没有敢东出函谷关进攻六国。苏秦的事业和声望达到了顶峰。

  秦国虽然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但政治瓦解的工作却从来没有停止,他不停的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终于使齐、魏两国首先撕毁了合纵盟约向赵国进攻,这一下让赵王非常的恼火就责备苏秦,苏秦见大势不妙就让赵王派他去燕国,游说燕王进攻齐国给赵国报仇。苏秦一离开赵国,六国的“合纵”就崩溃了。

  苏秦来到燕国后,燕文侯刚刚病逝,太子继位,是为燕易王。齐国就趁燕国大丧之际,出兵侵略燕国,并夺取了燕国的十座边城。苏秦遂出使齐国,向齐王陈说利害,告诫齐王燕、秦两国是亲家,如果齐国再欺负燕国,一旦燕完全倒向秦国一边,齐国将永无宁日,使齐王不但不敢再侵略燕国,还把占领燕的十座城池都还了回来,从此燕易王对苏秦就更加的敬重了。不过,苏秦虽然是一个辩术高超的人,但人品却不怎么样。后来,他居然跟燕易王的母亲私通,而且还让易王知道了,但易王却没有惩罚他,反而对他更加的好。可苏秦自己却非常的害怕,于是他就让燕王派他去齐国做内应以报答燕的大恩。

  苏秦来到了齐国,向齐王陈述了自己是如何得罪了燕王,从而取得了齐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客卿。但是齐国的大夫们却对苏秦非常的烦感,于是他们就派人刺杀苏秦。刺客将苏秦刺成重伤,齐王多次派人抓捕,却毫无头绪,眼见着苏秦就快不行了,在临死前,苏秦给齐王献计道:“我就要死了,大王可以向全国宣布我是燕国的奸细,把我五马分尸在齐都的闹市,这样杀我的人一定会出现的。”齐王照做了,果然杀苏秦的人跳出来说道:“我早知道苏秦是奸细,是我杀了这个贼子!”结果,齐王就顺藤摸瓜抓住了所有谋害苏秦的人,把他们全杀了。

 

      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春秋战国(十三)

           

           伪献地张仪欺楚

 

  这边,张仪在得知苏秦死了之后,大喜道:“现在可到了我的舌头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当时的六国最强的莫过于齐、楚两国,秦国想要东进中原,就必须拆散齐、楚两国的联盟。于是张仪就来到了楚国,他首先贿赂了楚怀王的宠臣靳尚,让代为他引见。不久,楚怀王就接见了张仪,张仪一见到楚王就说:“大王与齐国结盟,无非是怕秦国对楚国不利,现在秦王只想东向进攻韩、魏,并不想与楚国为难,秦王希望与楚国结为同盟,如果大王愿意与齐国绝交和秦国结盟,我王愿献上商于(今河南省淅川西南)六百里土地作为报答。”怀王一听,就有点动心了,再加上靳尚在旁边煽风点火,怀王就糊里糊涂的同意了张仪的请求,立刻同齐国绝交了。齐王一见楚王背盟,立刻就与秦国结盟。这边的楚怀王还做着不战而得六百里土地的美梦呢,他派人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见到楚使就抵赖说:“我当时给楚王说的是从我的封地中拿出六里土地给楚国,哪有什么商于六百里土地啊!”楚使碰一鼻子灰回到了楚国,向楚怀王复命,到这时候,怀王才知道自己上了张仪的恶当了,气得直翻白眼,立即起大兵进攻秦国。谁知秦国早有防备,一战全歼了楚国八万大军,楚怀王不但没有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丢掉了汉中六百里土地,最后只得与秦国讲和。

  几年之后,秦国想用武关外的土地换楚国的黔中地区,楚怀王就说:“我不要你的土地,我只要张仪来换。”秦王想让张仪去,又怕他回不来,可张仪却自信满满的说:“用我张仪去换数百里的土地,这可是一笔好买卖!”于是秦王就派他出使楚国,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楚怀王抓了起来,准备将他杀掉。在狱中的张仪,就暗中派人再次贿赂靳尚,让他救自己出来,靳尚就跑到楚怀王的宠妃南后郑袖那里,对她说:“张仪现在被楚王囚禁,秦国为了救他,准备割给楚国大片的土地,并且要进献给楚王许多美女,这样一来,一旦楚王喜欢上了新来的秦女,夫人您的地位就危险了!”郑袖一听,也是大吃一惊,就答应救张仪出来。作为楚怀王最宠爱的妃子,南后郑袖非常的了解怀王,几阵枕头风吹过去,怀王就忘了张仪对他的欺骗,迷迷忽忽的把张仪给放了。

  从此,张仪就游走于六国之间,游说六国国君与秦国结盟,史称为“连横”,六国的国君被张仪口中的鬼话都骗的迷三倒四的,纷纷与秦结盟。至此,六国之间的合纵被彻底的瓦解,就在张仪大功告成,回秦国复命的时候,重用他的秦惠文王薨了,太子秦武王继位。张仪素来与秦武王不合,于是他就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魏国,一年之后,张仪死于魏国。战国时期最付盛名的两大纵横家退出了历史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