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文强式牢骚不应只当借口解读

(2010-05-31 23:12:24)
标签:

文强

牢骚

干部选拔

杂谈

近日被二审维持原判的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已走近人生末路。初落马时,他曾面对镜头痛哭流涕,后悔自己醒悟得太晚。但他在痛悔之余似仍心有不甘,在悔过书中用大段篇幅发牢骚,怪组织多年没提拔自己。(据5月31日《瞭望》)

对于文强式忏悔,我们似曾相识,曾有论者评其为“地狱门前的官样文章”。升官无望就搞腐败固然是“世界观改造不够”的表现,但一味否定官员个人利益诉求,把这种牢骚仅仅当做无稽之谈的借口看待,有悖于基本的人性人情,无益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官员职位终究有限,官场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从不如意到不满再到腐败,其中多是有一个从“怨天”到“尤人”的心理过程。能力有限、年龄偏高、机遇不好,导致官位原地踏步,那也只能自怨自艾,与组织和他人无关。可是,在两人旗鼓相当,甚至对方道德水平、业务能力都低于自己的时候,对方却一路顺风,落伍者就有可能产生失意和不满情绪,如果这种情绪不能得到正常的释放有效弥补,失意不满就可能升级为心理失衡,加之利益诱惑巨大,腐败就成为弥补失衡心理的不二选择。

当然,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才有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一些官员们自我感觉良好,即使腐败被抓也认为只是“自己运气不好”如何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与竞争者相比确实有差距?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干部选拔标准的制度化和选拔程序的公开化,形成良性竞争的官员选拔任用机制

问题在于,当前干部选拔制度敌不过潜规则,选拔过程难免是上级官员内定,搞暗箱操作。官位“暗”码标价,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成为官员升迁的“诗外功夫”,腐败者一边被公众唾骂,一边还能带病跃进。而老实人即使道德水平高,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却也抵不上级领导一句话。如此官场生态,使得“运气不好”的人怨气冲天,心理失衡,产生腐败冲动。同时那些官运亨通者对组织也未必心存感念。

文强的从政经历,与诸多落马贪官一样,一度因为业务精、能力强、政绩突出而受到组织的荣誉表彰。为什么这样的人才“十多年一直在公安局担任副局长”未被提拔?他所言一些“资历短、业务又不熟悉”的下级提拔到与同一级职务甚至更高职务,是否属实,原因何在?如何才能做到官员选拔任用的公开公平公正?对于这些问题的追问,不是要为文强开脱罪责,而是为了避免更多的文强式贪官和文强式牢骚。(全文954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5-31/09312037859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