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人体制必然滋生“刺头”
(2009-07-31 22:30:22)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田月生被杀身亡。一位与他相处了二十年之久的同事阎一健,因不满田月生对其违纪行为的批评教育,在办公室拔刀将其杀害,另外三位在场同事被捅伤。(据7月31日《广州日报》)
近年来,下属对上级不满而行凶报复的案件屡有发生,如去年3月,吉林通化铁路车务段一职工因对工作调动不满,将正在工作的车务段段长砍死。此次山西省政府据广州办事处的凶杀案,虽然导火索系凶手阎一健不满领导对其违纪行为的批评教育,但与他对单位调整工作的不满也不无关系(他被抓后自己也是如此解释)。这种长期存在的失衡心理导致他因小事而起杀心。
领导批评教育下属,单位对职工工作进行调整,都是属于正常的工作程序,何以频频引起血案,这与当前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存在的人事管理体制密切相关。“阎一健是一个‘刺头’。”一位阎一健的同事这样形容他。据介绍,生性火暴的阎一健脾气古怪,一言不合即动人打人,因一点小事就要骂人。“他喜欢惹事……我们只好把他当闲人养起来。”“闲人”阎一健每天上班就是打个卡,然后就走人,或上网炒股。他做什么事情,领导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求他不要惹事情。
在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和国有单位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还远未深入,还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分。“体制内”的“正式职工”依然捧着“铁饭碗”,这部分人只要没有严重的违法行为,无论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如何,哪怕像阎一健一样是一个“闲人”,单位也要供着养着。
这种养人的体制使单位管理常常陷入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纷争之中。“闲人”和“半闲人”也要求“进步”,至少按照论资排辈,他们的地位、待遇不能比别人差,否则就要挑起是非,制造矛盾。有了这类人存在,单位的晋升机制、奖罚制度形同虚设。“刺头”正是这种环境中必然滋生的一类人——既然制度虚设,以“刺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个体暴力强势就可以发生效用,制度上的名义权力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这种个体暴力强势让步,“刺头”可以获得实惠,因此产生了“刺头”存在的空间和动力。
在此环境之下,单位领导有两种选择:一是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奖罚分明;二是充当和事佬,良莠不分,甚至干脆任人唯亲,以权谋私,搞幕后交易。不管怎么选择,都有人不满,有人不服,有人失衡。当这种不满、不服和失衡集聚到一定程度,血案的发生在所难免。(全文949字)
(彭联联)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090731/000436.htm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