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民关于杭州市政府新出台的救楼市政策的种种议论,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近日给予了“回应”:“救楼市不是为了救房地产企业,而是为了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据10月23日浙江在线)
房地产行业关联度高,是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的重要枢纽。一旦楼市大落、房价大跌,一方面购房者家庭的资产大幅缩水,引发大量“断供”事件,可能拖垮银行;另一方面造成经济萎缩、失业增多、税收减少、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从这个角度看,王国平书记“救楼市就是救百姓”的观点不无道理。
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一旦楼市大落、房价大跌”。
而实际上,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数据,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比8月低1.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房价依然在高位运行,总体上仍然在上涨,只是涨幅缩小。其中杭州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3%,位于涨幅榜第30位。
当然,在当前楼市低迷、成交量萎缩的背景下,政府出台救楼市政策,是未雨绸缪,预防“楼市大落、房价大跌”局面的出现。可是,没有卖不出的楼盘,只有卖不动的价格。当前老百姓对于房价持观望态度,一方面是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虚高的房价远远超出了他们经济承受能力。也就是说,当前楼市低迷,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乱象导致的房地产泡沫的症候反应。
此时各地政府纷纷救市,一反此前中央政府平抑房价政策,效果可能事与愿违,不仅加重人们的观望心理,更重要的是,在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通货膨胀压力未减的背景下,当前的救市政策将导致虚高的房价坚挺甚至反弹,楼市泡沫将会被进一步吹大,造成更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近段时间各地出台救市政策后,并未促成楼市交易量的明显增加,一些地方不增反降的事实,可以证明这种危机的存在。
其中的道理其实简单。居住和投资是房产的两大功能,居住功能是其基本功能,投资功能需要通过居住功能的实现方能达成。因为作为投资的楼市,只有价格不断攀升才能在每一个环节产生利润。当房产价格达到一定高位,超出居住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造成房产价格的断裂,危机就会发生。
因此,政府出手救楼市是必要的,关键是看怎么救。就目前我国楼市现状,是要挤干其中的泡沫,削减房地产商的暴利,使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实现房产的居住功能,这样才能增加楼市成交量,也才能实现“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的目的。(全文959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8-10-23/084816509114.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