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目前大城市道路拥堵和‘出行难’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公交优先战略,‘免费公交’是一个提高公交出行率的思路,希望政府可以在部分有条件的市进行试点,”在近日召开的江苏省政协十届七次主席会议上,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江苏省委主委黄因慧提出了这一建议(据6月28日《扬子晚报》)。
按照黄因慧的思路,人都有经济人理性,公交一免费,就会吸引有私车的市民放弃自驾车出行,改乘公交车,于是公交出行率提高,街道车流量较少,公交车更加顺畅,“出行难”问题迎刃而解。
但黄因慧忽略了一个问题:在当前汽油涨价、停车困难和违章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与乘坐公交相比,自驾私车出行的直接成本不知高出多少倍,可那些有车族为什么依然不愿意放弃自驾车出行、改乘公交车呢?
除了极少数人存有炫耀性消费意识之外,其实大部分有车族都会算成本账。自驾车出行虽然直接成本高一点,但是免去了候车之急、挤车之苦、防偷之忧,节省了时间。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节约时间就是节约了最大的成本。所以,以免去区区公交车票钱的吸引力,根本改变不了有车族的出行方式。
而且,在当前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交免费可能造成公交服务更加难以保证。免费公交对于那些经济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市民来说具有“免费午餐”的吸引力,无需成本付出的公交出行会增加这部分市民的出行率,形成公共交通的“公地悲剧”,导致公交挤车现象加剧。
所以说,就目前各大城市的现状看,发展公共交通的当务之急不是提供免费服务,而在于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增加车次、提高公交正点率、提升公交乘坐的舒适度、优化线路和加强公交站点的配套服务等等。做到了这些,具有经济人理性的市民自然会把乘坐公交作为出行的首选。一些发达国家的私家车饱有量比我国高得多,可他们的公交出行率比我国高、城市拥堵现象少,这些国家并没有推行公交免费,只是他们的公交服务水平比我们高出了若干档次。(正文768字)(7月1日《青年报》选登)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
http://news.qq.com/a/20080628/00158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