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贪官受骗,只因“潜规则”盛行

(2008-01-07 07:55:05)
标签:

贪官

受骗

潜规则

杂谈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受贿案一审宣判,何因受贿841万余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据《新京报》报道,何闽旭曾经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能人”。此人称可帮助何闽旭升迁,先是向何闽旭要了30万元“活动费”,何闽旭升任副省长后,此人又找到何闽旭,说是他帮了大忙,又要了100万元。其实,何闽旭任副省长是正常的组织任命,与此人无关。
     能够爬到副省长的高位,想必何闽旭也是一个精明过人、见多识广的人物,不曾想被一个骗子当猴耍了,被骗还要对骗子感恩戴德、奉上百万巨资相谢。真可谓是“官”迷心窍、利令智昏。近年来,像这种官员为升迁而被骗子骗去巨款的事件已不是新闻。
   何闽旭能够被组织所看重,任命为副省长,说明他有能力,有实绩,同时,受贿、腐化问题没有暴露,给组织留下德才兼备的印象。可是,这些都没有给何带来充分的自信。官员选拔标准和程序的不透明,暗箱操作形成的“潜规则”让一些官员对于个人的前途命运缺少明确预期,不能自我把握,从而产生迷茫感、无力感和焦虑感。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对于骗子的言词宁可信其真、不敢信其假,不惜花巨资四处铺“路”,以提高升迁的保险系数。以钱买官,以权捞钱,反正官场上的“投资”可以一本万利。官员的这种心理给骗子提供了用武之地和可乘之机。
   不过,骗子得逞,往往是善于借势,不仅其骗术击中了诈骗对象的内心弱点,同时也因为外部条件促使受骗者认同骗子伎俩背后的判断逻辑。何闽旭升为副省长,原本是正常的组织任命,可他却以为是“能人”在上层“活动”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官员任免标准和程序的不透明,造成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盛行,这种现象使部分官员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凡官必跑、必要、必买、必卖,“不拍不送,原地不动”。以致于在何闽旭看来,这个副省长的位子,如果不是有贵人暗中相助,不可能轮到他坐。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潜意识,何才会轻信骗子的谎言,不知不觉中了圈套。
    仕途的升迁,犹如一场竞跑,规则明确、过程公开、裁判公正,官员们才会按规定的路线奋力比拼,各显所能。否则,他们就要挖空心思寻找旁门左道和终南捷径,以期在竞赛中获胜,各种乱相由此滋生,骗子在其中则如鱼得水。(正文900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1-05/022613199383s.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