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阆中市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新闻”引起众人关注。该市分管交通的副市长文春涛就该市一段名为扶山公路的乡村公路未能按时通车在电视上向全市群众公开检讨。为了确保公路建设进度,阆中市在开工前就在当地电视台实行了通车时限倒计时。按照这个倒计时,扶山公路应该在今年国庆节前通车。但到国庆节,这条公路的工程量仅完成了70%多。(据12月3日《成都商报》)
镜头上,文春涛态度诚恳:“扶山公路没有如期通车,作为政府分管交通的领导,我要负主要责任。”可是,公路为什么没有通车?主要领导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道歉者没有说清楚。笔者以为,既然是政府主要领导代表政府向公众致歉,就不仅仅是要表达一种歉意,更重要的是要反省问题的所在,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今后如何改进工作,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政府的诚意,赢得公众的理解,促进政府工作,使道歉不至于流于形式。
为了一段乡间公路,政府通过电视台大张旗鼓搞通车倒计时,不能说不重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不能按时通车?关键原因还是计划的施工时间安排得太紧。“夏季雨水多、原材料供应紧张”都是可以预计的客观原因,在当初定计划的时候都要考虑进去。可是,阆中市为了赶在国庆节前公路通车,一味强调时间,却忽视了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数。
献礼工程年年都有,为了增添重大节日的气氛,大型工程能够在节日前竣工固然很好。但是,大型工程是长远的事业,耗费大量公共财政,政府对此应该科学决策,慎之又慎。如果仅仅是为了在节日显示政府取得的巨大成绩而限工期,搞献礼,则是形式主义、政绩工程。道路施工既要抓紧时间,争取让当地群众早日受惠,同时又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躁冒进。不切实际地强调“大干快上”,要么不能如期完工,要么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贻害无穷。这方面的教训并不鲜见。就在上个月的26日,刚举行封顶仪式的山西侯马市西客站候车大厅坍塌,原因主要是这个车站要赶在明年“五一”前交付使用,施工时为了赶进度,在主体支柱还没有晾干的情况下就封顶了。
比较而言,阆中的这条公路如果仅仅是没有如期通车,只是小事。重要的是,当地政府要尽快倒查,看看当初是否为了赶工期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相应地,政府官员的道歉则要挖掘官员们脑袋里形式主义、好大喜功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这条问题的根子不铲除,还会酿成远比道路不能如期通车还要可怕的事故。到那时,官员道歉都来不及了。(正文970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7-12-03/051013009383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