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重庆市沙坪坝区“家乐福”超市在进行促销活动时发生踩踏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为吸取事故教训,重庆市政府当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各地紧急排查商贸、文化、旅游等公众聚集场所安全防范措施。(据11月12日《新闻晨报》)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只有通过政府的严格督促检查,才能增强商家的公共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因为我们发现,重庆此次的踩踏事故,并非是一次完全的意外事故:其一,不久前,同样是“家乐福”超市,在上海、成都都已经发生过踩踏事件,只是后果没有重庆事故这么严重;其二,此次踩踏事故发生之前,超市拥挤不堪,顾客苦不堪言,许多顾客提醒超市应该停止抛售现场争相抢购的食用油,避免事故发生,但超市方面置若罔闻。
明知事故可能发生,超市却不加以必要的防范。因为超市为了促销,追求的正是“人山人海”的轰动效果,“人气”高于“人命”,为此不惜以超低价商品吸引顾客,而把顾客的人身安全置之度外。再说,即使发生了类似上海、成都一样的“小事故”,无非是赔几个钱就可以了事,打响了知名度、有了人气,则可以带来滚滚财源。
近年来,商家为了积聚人气、打响知名度,各种促销手段五花八门,无巧不用其极。一些促销方式不仅违背商业伦理,而且每每突破社会的公序良俗。饭店推出“人体宴”、商场向顾客抛洒现金,厂家向购买产品的顾客送“美女香吻”……而像“家乐福”一样以低价格商品吸引人气却罔顾现场秩序和人身安全的做法更是司空见惯。在这里,商业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商家的社会责任则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商业伦理的错乱可见一斑。在商家眼里,顾客只是一群“经济动物”,只要给予他们一点“恩惠”就可以任意驱使,他们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能够给商家带来利润,而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则被忽略。
商业伦理的错乱、商业道德的滑坡,与当前社会上的金钱至上理念和消费主义思潮相伴相生。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催生出错乱的商业伦理,而商业伦理的错乱又反过来污染社会风气,加剧社会上的金钱至上意识,滋生社会矛盾,也恶化商业环境。所以,政府部门加强对于商业秩序的管理和商业伦理的引导至关重要、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真正具有现代意识和长远眼光的商家越来越自觉地注意对商业道德的恪守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商家与顾客的良性互动,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正文955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071112/000320.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