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月都设无车日偏离无车日真意

(2007-10-29 07:30:07)
标签:

时事评论

无车日

频繁

环保意识

偏离

交通管制

 
    27日,春城昆明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无车日”。自此,昆明成为全国第一个月月都有“无车日”的城市。然而,月月都搞“无车日”,引发了公众的争议,甚至有市民称这是作秀。昆明市政府有关负责人称,此举决策是慎重的。(据1028日《新京报》)
    无车日起源于欧洲,它只是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理念,根本目的不是无车,而是如何做到环保,如何解决拥堵,如何节省资源。今年9月16日至9月22日在我国108个城市同时进行的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其主题是“绿色交通与健康”,旨在宣传公交优先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推进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建设。
    恰如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是为了引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无车日只是一种“软约束”, 也就是通过这种程式唤起人们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以实现人们合理使用交通工具出行的自我约束。而昆明市月月都设无车日,实际上是把无车日异化成为限制人们驾车出行的“硬约束”,把理念的引导变成了权力的强制。
    我们不能为了体现尊师重教,就月月都设立一个教师节。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通过频繁设立无车日的方式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这不仅因为驾车出行是公民的权利,更主要的是,这种侵犯公民权利的方式既达不到引导理念的效果,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频繁的无车日,对于人们观念的影响力将出现边际递减,不仅如此,久而久之还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
    事实上,无车日活动在欧洲国家日渐式微,无车日之所以难推行,正如人们抱怨的,无车日不仅没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困难,无车日成了“苦役日”。在我国,无车日活动可能不会遇到欧洲国家那么多反对的声音,因为有车一族在市民中所占的比例有限,但政府不能借此对于有车一族施行“多数人暴力”。仅凭我国城市现有的公共交通效力,无车日必将造成城市节奏放缓、公共交通拥挤、市民生活规律打乱,都是无形的损失,这些损失或许要在日后付出更多的交通成本才能弥补。
    如果无车日不能唤起人们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和绿色出行意识,而仅仅是政府部门增加的一个“交通管制日”,以侵犯部分人的正当权利和自由来换得暂时的交通缓解,这样的“无车日”越少越好。(正文878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0-28/014112797402s.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