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务员的不安全感为何强烈?

(2006-07-18 08:45:10)
近日,杭州市七医院的一项课题《公务员人格特征与考核绩效及个体幸福感关系研究》已经完成,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中,有心理问题的占近17%,调查发现,公务员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比一般群体强烈。“唯唯诺诺,兢兢业业”,这是一名普通公务员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并得到了很多公务员的认同。(据7月17日《杭州日报》)
按照调查组的说法,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同事、领导)、窗口单位的社会压力等三方面是公务员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恐怕都要面对这三个方面的压力,即使在私有企业工作的从业者,也有经营任务,要处理与同事、上司的关系,要追求本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何以这些压力在公务员身上就表现得“比一般群体强烈”呢?这与我国公务员的依附型人格密切相关。
儒学强调人的共性和集体属性而压抑个性,国人的这种传统文化意识在条块错杂、等级分明的国家机关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现在公务员日常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对他们工作好坏的评价,主要由上级说了算,一级一级都是如此,既便是窗口单位,其工作的社会满意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依然是上级的印象。正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由此形成公务员的依附型人格。
也就是说,公务员工作的好坏,既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客观标准,也不能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满足,他们缺少自主意识,只能是在乎上司的认可度、满意度。而当前机关的管理模式多是团体维持型(M型),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员都可能有多个“婆婆”。一个人要做到让所有的“婆婆”都满意,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只有战战兢兢地周旋于各种人际关系之中,掩藏自己的是非标准,压抑自己的好恶评判,“活得很累”就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干任何工作都要保持一定的紧张感,但紧张感一是要在一种良性竞争压力下产生,二要适度。但一些公务员由依附型人格所生成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却不是如此,这种心理压力无益于身心健康,也不能提高工作效率。(正文810字)
(彭联联)(作者地址:410007  长沙市梓园路儿童医院心胸外科  联系电话:13007319078)

文章引用自:http://news.sohu.com/20060717/n24429064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