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来临,许多家中又会为孩子添置新衣。不过,这些看起来漂亮可爱的服装,说不定是戕害孩子的“杀手”。据5月30日《信息时报》报道,广东省工商局近日对省内流通领域销售的儿童服装的质量进行了监测,发现童装的合格率只有34.1%。剔除纯标签不合格的童装外,内在质量合格的仅为5成,其中有9种商品可以导致癌症。
“问题童装”的比例之高、问题之严重,着实令广大家长担心。相关部门在节前对童装的检查,体现了社会对下一代的关怀。但是,童装的质量问题不是集中在一时一地,国家质检总局前不久组织对全国各地的童装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抽查,发现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2.2%。对此,相关部门对童装质量的监管,如果仅仅满足于一些市场抽查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已经进入市场的“问题童装”,消费者是很难防范的。因为“问题童装”的问题,主要是面料和染料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含量超标,这些有害物质不是常人的视觉和嗅觉所能辨识的,而需要通过专门的检测方式才能发现问题。去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包括童装在内的婴幼儿用品的安全性做了详细的规定,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依法对童装的生产进行过程监管,使“问题童装”在没有出厂之前就得到遏制。“问题童装”对社会的危害,类似于假冒伪劣药品。近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假药导致多人死亡,重要原因是因为药监部门对药品的生产过程放松了监督,使不合格药品离散到了市场。而“问题童装”
对儿童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威胁是一个隐蔽、缓慢的过程,“潘多拉神盒”一旦打开,问题更加难以发现。
服装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市场巨大,近年来,童装消费正成为服装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管理部门对市场的集中检查清理总是有限,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所发现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之一角。所以,有关部门应该从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中反思监管工作的问题和不足,争取从源头上堵住“问题童装”流入市场。(正文782字)
(彭联联)
文章引用自:http://news.sina.com.cn/c/2006-05-30/020010005370.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