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新文哏

(2006-10-22 00:45:28)

耗子:

毕业以后,你从事过很多职业,搞过科研,卖过保险,记者、编辑、策划、IT等等…人们常说十年能出一个状元,但是十年未必出一个戏子,无非是两点,从艺难、从艺要专。但是你从事过这么多职业,似乎也没有影响你把相声说好,原因是你从来不把自己作为一个专职的艺人来看,还是说你广博的从业经历极大的丰富了你的创作和表演?

徐德亮:

我觉得应该是后者。相声其实是说书,唱大鼓也是说书,一样的。既然是说书无非就是世态人情这四个字,你怎么把相声说好了呢?就是要有这个经历,有这个体会,能够理解它,能够影响它,让它也影响你,这样才能把相声说好。当年 张寿臣先生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大家都熟悉《夜行记》,侯先生说的好,天津的郭荣启先生也说,很火的一段,人家问张先生你怎么不说,张先生说我都60多了,也不会骑自行车,我说不像。多精辟啊——不像。这也是我的体会。再比方说托妻献子,说得再好,大伙看着你不像朋友走了你跟人家媳妇搞不正当关系的人,那说出来就不乐人。还有是你有没有这个生活,对创作相声和传统相声的二度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我自己的例子——《家庭论》,前面说谈恋爱的事效果非常好,后面说成家以后,丈夫怎么怕媳妇,妻管严,效果就不好。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后来德纲跟我说,说你说不像,你没结婚呢,没这个生活体验。丈夫在家中不会那么怕媳妇,不可能表现在脸上,我一想对,后来我把这个节目改了。

耗子:

谈谈你的相声吧。你把自己的表演风格定位为“新文哏”,虽然只多了一个新字,但是给人感觉学术性很强啊。传统的文哏如苏文茂先生的艺术风格大家很熟悉也很容易理解,你对“新文哏”相声是如何定义的?你又在创作和表演上进行了哪些尝试?

徐德亮:

我先说一下文哏,文哏在传统来说是从清门相声里来的,《批三国》、《批四书》、《八大吉祥》、《歪讲三字经》等等。苏先生,文哏大家,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辈子很文明礼貌,我的相声从来不带脏字,所以是文哏,让支持苏先生的人大跌眼镜。专家型的文哏演员说出来的东西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可见,文哏本身它的概念就不太清晰。说到新文哏其实并不是文哏的延续,而是新的一种表演方式风格。首先它是北京式的——我认为相声不分派,只有两种大的风格,一种是北京式的风格,一种是天津式或者外地式的风格,只不过是一个命名,北京演员可能说天津式的相声,天津演员也可能说北京式的相声。

我的相声首先来说肯定是北京式的,它讲的是一个完整性,前面是铺垫,后面一定要把铺垫的东西搬出来,前后呼应。另外一个在表演风格上追求诗意的感觉,像侯宝林、马季、赵振铎、高德明等等。高德明本身没有文化,但是听他的录音他像朗诵一样,追求比较诗意的感觉。这是第一点,一定是京味的。第二点,它一定是带有学者式的关照性,这一段相声,首先带给人快乐,另外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对社会有反思,对人性有反思,相声要包括这些东西。

耗子:

你最喜欢表演的是哪个传统段子?如果你能选择,您最想和哪一位未曾与您合作过的相声名家合作(去世的在世的都算)?为什么?想合作哪部作品呢?

徐德亮:

最喜欢表演的我说不上来。老前辈说过,活没有不响的,就看你使的对不对。我找师父:您给我上块新活吧,这段活不响。师父说了:不能,只要你使对了就响。要说我最想合作的相声名家,那就是高德明先生(注),合作哪段都可以。在我心目当中,高先生的相声比一般人的相声都要好很多,虽然我现在只有他的几段录音。

(注:高德明(19111960)相声名家。北京人。出身于相声世家,自幼随父高闻元学说相声,后拜冯昆志为师。基本功扎实,嗓音洪亮,以说、逗见长,代表曲目有《梦中婚》、《醋点灯》、《造厨》、《老老年》等。与绪德贵合作时间最长,一逗一捧,合作默契,常年在北京各商业电台演播。三、四十年代高先生与张杰尧(张傻子)、汤金澄(汤瞎子)、绪德贵、戴少甫并称“笑林五杰”,享誉京津。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北京市曲艺团,1960年病逝。

耗子:

你很喜欢表演传统相声,这是德云社的优良传统,也是你的个人偏好与文化积淀所决定的。但现在谈到传统相声,就不能不提到传统相声与相声改革、与相声的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这方面应该说德云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作为其中一员,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徐德亮:

新相声和老相声,我认为完全不对立,不是矛盾体。新相声是老相声当中孕育出来的,所有新相声的技巧、技法都在传统相声当中有体现,包括一段相声怎么编排结构,捧哏、逗哏的关系,怎样抖包袱都是定死了的。为什么定死了?传统相声把这些技巧几乎穷尽掉了,所以没有办法另辟蹊径。就像老先生说的没有不响的活。如果新相声不可乐就是背离了相声既定的规律和表演手法。我觉得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保持住现在很新鲜的风格,然后再去尽量的挖掘传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