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病就是有职业的人都有病 making sick

(2009-08-03 14:48:56)
标签:

开胸验肺

医疗费

职业病

数据

过劳死

统计

杂谈

分类: 思考

骨悚然的“开胸验肺”这个词登时窜红,除了感觉“眼前一亮”,同时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农民工都开始晓得维护自身的权益了。而我们,却没有。其实,人人都有职业病,因为职业病就是有职业的人都有病。只不过有的是急性病,而大多是隐性的慢性病。直到我们退休后,我们才不得不为了继续苟延残喘地活下去,再开始养病、治病,直至最终的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不信我就试着以不完全统计的方法举几个例子(因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8月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已经发布8批共86个新职业,目前我国职业种类已经达到1979个):

 

        1.管理人员:民企高管太操心,心理压力过大,有过劳死现象,如去年,年仅39岁的同仁堂股份“少壮派”掌门人张生瑜;机关管理人员则酒饭局应酬过多,最易得“三高”病,且都是好得不好治的富贵病。


        2.商业及金融;计算机和数学分析;建筑、工程技术;科研工作者;法
律工作者;传媒新闻工作者;行政及支持人员;教育、培训及图书管理:目前上述人员的每日工具无非电脑,而长期面对电脑引发的潜在疾病包括:电脑辐射导致的脱发、各种急性眼病、长期加班熬夜后皮肤油脂代谢紊乱、耳鸣、颈椎病、“鼠标手”、肩周炎、长时久坐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髓炎、腿脚麻木等等。


        3.艺术、文体娱乐(这项可以拆开说):艺术家的起居生活不规律,健康状况往往很糟,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大多身材干瘦的原因;文化工作者不说了,同2;运动员过度锻炼,基本年纪轻轻就内外伤累累,中年过后体力就消耗大半,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退休早的原因;特别是第一线的娱乐人,可能面临长期营养不良的局面,各大明星现场晕倒、昏迷的报道频频不绝于耳,可见原来“好身材”不是“要保持”,而是“靠绝食”。


    4.建筑及冶炼类;设备安装、维修和保养类;安全保卫、消防售货员;生产人员;物流人员;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类;建筑物、地面清洁及维护;农、林、畜牧业:这些职业首先是工作本身就很危难,工伤机率大,更别说是日积月累的急慢性病了。


        5.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别以为医疗工作者就卫生安全了,相反,他们受传染、感染、仪器辐射的机率最大、强度最强。

 

        就先列举到此吧。当然,然而,这似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生活常态。就像你不吃东西,就会饿死一样这个道理这么硬。绝大多数人,只有通过职业才能在最初的阶段得以生存。用前半生的青春和激情换取后半生的医疗护理生活费。这就是目前,我对职业和生存之间关系的理解。可我们还能怎样?罢工、辞职,从明天起周游全国、徒步全世界?大多数的我们,不能。但是,这样的人也有,他们一定适应了风餐露宿,他们一定皮包骨头,他们一定精神气爽,他们一定没有职业病。

 

 

 

PS:“据调查,目前新闻工作者中有79%死于40岁~60岁,平均死亡年龄45.7岁;此外,中科院在1991年~1996年的调查显示,科研人员的平均死亡年龄在52.23岁,15.6%死于35岁~54岁。而一项对中国3539位企业家的调查显示,90%表示工作压力大,76%认为工作状态紧张,1/4患有与紧张相关疾病,而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企业高管是‘过劳死(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罹患率最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