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产产品——产品研究 |
日前见到一则消息:一些机构的专家参加某研讨会,指出恒温恒湿的弊端与不适宜居住的问题,反对一些地产商假科技之名,误导消费者,并借机大肆提价,从而实现自己赚取高额利润的不良目的。目前“恒温恒湿”住宅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专家们良知的觉醒实在难得,但房地产业打“假”还是任重道远。
之前参加了一个生态住宅会议,会后有参观样板房的活动。当大家来到“恒温恒湿”的房间时发现温度与通风量不可调后不禁议论开了,大部分都认为恒温恒湿有问题,毕竟每个人需要的室温各异,更有甚者认为这样的房子住进去非得分居不可,也有的认为多化不少钱不值的,在大家一阵谈笑中结束了这次活动。开发商提高人们生活标准的初衷是好的,提高建筑科技化水平也是势在必行,但人毕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恒温恒湿”的广告做得再好,有些方面还是值得商榷的。
目前国内住宅区设计已经十分关注日照问题了,经常有因为日照不达标而告规划局的,但通风问题一直没有提到日程上来,非典时大家都注意到通风问题的严重性,室内通风问题有一些规范要求,于是以塔楼为主的建筑形式少了,板楼崛起,后来出于容积率考虑,塔连板成为主流;不过从住区规划的角度看,规划布局对通风的问题的考虑还是很少的,很多规划都是画画,难免有很多窝风的死角存在,而如果布局不当,有些住宅处于风口处,无论从节能还是风水角度都不是好事,确实该引起注意,应该逐步完善规划设计规范,用相应的软件运算来确保住区内的通风质量问题。
目前公共建筑的通风仍然是个大问题,十月份很多建筑内的空调都停了,随着新风也停了,室内空气十分污浊,有些部位靠开窗通风可以解决问题,但很多部位则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过自然通风,因此大家都抱怨不已。医院也是如此,有时为了省电空调就停了,里面空气流通性很差,问题十分严重,像这种高危场所应该有备用设备及操作规程才好。
通风是实现健康的重要指标,更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因此希望大家能更加注重这个问题并落实到实践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