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州人家掸尘忙
李云胜 文
过去,合肥民间有谚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说白了,就是举行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旮旯、屋柱屋梁等处攒了一年的灰尘,都要在春节前的这几天打扫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床下的踏板部位,也要擦拭一新。
穷人富人都要掸尘
年前的合肥,到处是拎着大包小包的人流。倒是拐进一旁的巷道,可以寻找到一片宁静。
在丁家巷的胡广为先生家里,一家老小齐上阵,正在进行掸尘。胡广为先生在往一根竹竿上绑扫帚,那是用来清扫屋顶的,因为太高够不着,只好给扫帚加长手臂。胡太太在一旁打了一盆水,边抹着家具,边说,他们家住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盖的老房子,因为女儿在合肥四十二中上学,在政务新区买了新房却不方便去住。
胡广为先生接茬说,其实现在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家家户户平时就把家里拾掇得干干净净,条件好的还有保姆天天收拾,一年四季都是窗明几净。像他们家由于住的是老房子,平时工作又忙,房间里还是有不少灰尘的。这几天学校放假,大人们也轻松了,正好彻底打扫一下卫生,也算是顺应了掸尘的风俗习惯。
正说着,胡广为先生70多岁的老父亲来给儿子送自家包的饺子,见我在打听合肥掸尘这个民俗,他立即来了兴趣。
胡老爷子说,解放前的合肥,掸尘是腊月底家家必做的一件事。那时的庐州城穷人多、富人少,但不管穷人富人,腊月二十四以后,掸尘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大宅门基本上是中式的四合院,门和窗户是那种镂空雕花的,擦起来很麻烦,丫鬟、佣人们先要用蘸着水的抹布擦第一遍,然后再用干抹布将水渍擦干,讲究一点还要打上蜡。然后请出女主人检查,要是她用手里的手帕在缝隙里擦出一点灰尘,那些丫鬟、佣人免不了要挨上一顿骂。
穷人家虽然没有那么排场,但也是当做那么一回事。那几日,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保管看到最多的是系着围裙的女人,抱着头巾的男人,还有在一旁起哄的孩子们。他们烧水的烧水,搬桌椅的搬桌椅。拴着一把笤帚的长长竹竿被男人们举着,仰着头,从房屋到堂屋,在到厨房,那是一通猛刷,空气中弥漫着尘士味。
要是春节前赶上个好天气,女人们还会把屋里的东西搬出来,在太阳光的温暖照耀下,惬意地忙活着。树上偶尔栖息着一只喜鹊,在光秃的树丫上欢快在地叫着,那会让这家人家兴奋整整一年。那可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日子会越来越好。
掸尘喻意除陈迎新
我去安徽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先生的家里采访的时候,恰逢他也在掸尘。见我来了,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将我迎进他的书斋。
聊起掸尘这个习俗,王贤友先生找出一本《安徽省民俗志》说,掸尘在合肥已经有两千年的传统了,这个地方自秦置县,风俗习惯也是在那时基本形成的。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包括清洗各种器皿,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疏浚明渠暗沟。
合肥民间有句谚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个风俗可谓由来已久。《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据现代民俗专家考证,掸尘的习俗是有美好寓意的,“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意思就是要把过去一年的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
掸尘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有叫除尘的,还有叫除残、打埃尘的,北方也有称扫房。清朝著名学者徐崧、张大纯曾经撰文描述苏州的掸尘风俗:“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而清朝另一个学者顾禄在其著作《清嘉录》里更是有专门一章《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从时间、事件上交代得明明白白。
王贤友先生老家在肥西,过去属于合肥西乡。他回忆起小时候家里大人在春节前掸尘,仿佛就在昨天,一切都历历在目。
乡下的气温要比城里冷得多,父亲用毛巾把头蒙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一方面是为了防寒,另一方面也是挡灰尘。尽管看不见父亲的眼,但从母亲的动作上看,他是很愉快地从事着清洁家务活动的。
先是擦家里的桌椅板凳,还有床、门框。那些塞满旧物的抽屉,也被母亲一个一个清理出来。以前玩的玻璃球好久都找不到,这时居然自己跑了出来。
母亲帮着父亲忙碌了一会儿,就去菜园地里摘菜烧饭。太阳就要落山的时候,一锅香气喷喷的菜饭烧好了,那是用大白菜、腊肉、猪油、盐、米掺在做的,至今还是家里的保留节目,只是在掸尘的时候才做。
等大家狼吞虎咽地吃完,再接着掸尘。旧年里积下的尘埃,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同过往的一些不快,也一并被掸去了。
很诡异的神话传说
老合肥们对于掸尘都是记忆犹新,过去在大街上行走,那几日大家遇见了,无一例外地都要问一句,掸尘了吗?那情形就像有段时间见面问“你吃了吗”一样平常。
关于掸尘,王贤友先生还给我讲了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古时候人间有三个恶神,都喜欢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经常在玉皇大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的一团漆黑,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
有一次,玉皇大帝忽闻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聚众生事。”玉帝大怒,降旨三恶神从速察明人间谋反作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整理分类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作网遮掩以作记号。
同时,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务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不向青红皂白,一律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恶神下凡界闯入人间,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问好歹,挨门挨户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房檐下做起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他们的恶毒计划与行踪被灶王爷发现,大为震惊,于腊月二十三人间祭灶之前,急急忙忙研究对策,最后和灶王奶奶找到一个解决办法:令普天下每个人家务于腊月二十三以后,至除夕之前,把房屋内外墙壁上下打扫干净,不得留有任何蜘蛛网记。否则,他将不再进住这户人家。
大家都遵照灶王爷的嘱咐,从腊月二十四开始进行大扫除,掸去蜘蛛网丝,除去墙上的污迹,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里里外外收拾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视察人间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无比欢乐,根本找不到劣迹之记号,心中十分惊奇,急忙赶回天宫,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盛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押审三恶神,掌嘴三百,并永拘于天牢,不得再到人间作恶。
这虽然只是个民间传说,但却契合了人们准备干干净净的过新年的愿望。随着历史的变迁,很多风俗已被淡忘,但春节年前扫尘的习俗,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合肥都还在延续着。人们还赋予它以民俗意义,扫尘寄托着人们祛病免灾,辞旧迎新的情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