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瓦路
一路欢歌出北城
李云胜 文/摄
合瓦路,顾名思义是合肥通往长丰县瓦埠湖的,由南往北贯穿整个北城区域。老路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几年重修,变成了一条市内道路,主要位于合肥市庐阳区。
北城出口的历史演变
漫长历史长河中,交通始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典型是乾隆下江南和慈禧的西逃,有人开玩笑说,别看他们都贵为天子,可还没有现在的普通人有福气,飞机、动车,不仅速度快,还舒适。
合肥的游子们也是饱尝旅途劳顿之苦,去一个地方玩,家道殷实是必要条件,还要耗得起时间。莘莘学子赴京赶考也是一去就是三五年、上十载,有的甚至要在那里置办临时的家,还有的娶妻生子,把寄居当日子过了。
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副馆长吴胜先生说,当年李鸿章就是在京赶考呆久了,从而纳妾,那其实都是交通不畅闹的。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合肥最早通往北部的道路应该是公元前323年,楚国贵族鄂君走过的行车陆路,那是从湖北江陵经寿县抵合肥至巢县。到了1697年即清康熙36年,合肥与周边的州县共有五条驿道和6条大道相连,包括出拱辰门的北向道路。
后来由于多年的战乱,道路失修,到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即位的时候,合肥周边只有一条官道和一条大路通往外面了。那时再要去寿县、颍上、颍州(今阜阳)、太和、亳州等省内北方城市,只有经过六安州转道。
解放前就职于国民党建设厅的陶六艺先生说,1928年,国民政府作出修路“训政”,安徽省陆续修建了几条新马路。至1936年,安合公路、合巢公路、合六公路、合蚌公路、合淮公路等先后竣工通车。其中,合淮公路合肥至寿县段修建于1933年,全程都是土路,晴天扬起一路灰尘,汽车开过,遮天蔽日,雨天只好停车。
唯一连接皖北的公路
合瓦路上的老居民向我介绍这条路的时候,多次提到,这条路刚修好后很长一段时间,曾经是合肥通往安徽省内北部地区的唯一一条通道。
这条路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南至北贯穿整个合肥北城区域,因通往长丰县瓦埠湖而命名为合瓦路。出开通时,长丰还没有建县,北接肥西岗集,南接市区濉溪路。那时,去省内北方城市,必须经过这条路,先去寿县,再转车去往其他城市。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头脑里冒出个问号,合淮公路不是早就修通了吗?
陶六艺先生解释说,合淮公路勉强通车时间不长,因为路况太差,客车不久基本上都改道六安去寿县,再转车去其他北方城市。
1955年,因为生产建设的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决定修建一条通往瓦埠的道路。至1958年,又延伸到寿县。
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编纂的《合肥地名录》上看到,合瓦路曾名合瓦公路,在206国道修通以后,那里的简易公路在岗集连接到合淮公路上。而市区的合瓦路主要指的是南起阜阳北路,北到汴河路这一段不到十公里的道路。
合瓦路的整修还是步入新世纪以后的事情。2004年7月,合瓦路道路拆迁动员会在双岗街道举行。当时,这条老路只有7米宽,路面坑坑洼洼破坏严重。周围的老百姓形象地说这条路是“晴天满眼灰,雨天一腿泥”。
网友“安徽杏花雨”在网上发了一张只有7米宽的老合瓦路照片,勾起了许多老居民的回忆。
原先行驶在这条路上的105和5路公交车司机回忆,那时的合瓦路就像电影里放的刚被炸弹炸过一样,有的坑直径1米多,小的也有面盆大小,车子要走S形以便绕过那些大坑,想快也快不了,车身上下摇摆,乘客受不了,司机更是被颠簸得腰酸背痛,车子的使用年限都比其他线路短。
今天再去合瓦路体验一下,一条宽敞的道路呈现在眼前,只是新的合瓦路主要是指阜阳路至北二环段。
一头一尾境况不一样
为了体验一下合瓦路的境况,我们的车子从阜阳北路开始,一路开往长丰岗集。
合瓦路的改造实际上已经牵涉到三部分了,新建成的合瓦路即原老合瓦路以二环为界的南段路,北起砀山路,南至阜阳路,全长约2100米,宽约30米;蒙城北路的修建是老合瓦路改造的又一大工程,于2006年10月份开工,2007年10月份全线竣工。路线总体南北走向,南起北二环路,终点至元一大道和阜阳路交叉口,全长约16.5公里;另外,元一大道和阜阳路交叉口以北至岗集镇的那一段暂时也还叫合瓦路。
长长的合瓦路,如今顺应合肥城市建设规划,已经分为三段,而且一头一尾的路面、沿途风景等都有着不一样的境况。
路面有水泥、碎石和土路,一路往北,离城越远,乡村的气息越浓厚,这其实是今天的城市人向往的风光。
合瓦路与阜阳路交口的街心花园,一位老合肥回忆说,他家以前在快到岗集的合瓦路路边,那时的合瓦路也是这边是繁华热闹的城市,那边是简陋的乡下,但来往的车辆很多。记得离家不远有一家百货商店,规模小得不能再小了,当地人称呼它为代销点,里面卖些油盐酱醋和少量的百货。
因为离学校不远,大家放学后都挤在柜台前买小糖、花生,还有铅笔、本子等学习用具。
我在新合瓦路北边出口发现旁边还有一段废弃的老合瓦路,南边有一扇大铁门通往新合瓦路上。向周围居民打听,原来这扇铁门属于安徽外运储运有限公司。居民们说,这扇门很早以前就有了,现在白天开放,晚上关闭。
我的脑中倒是灵光一现,可否将这段越两百米长的老合瓦路封闭起来,打造成一段合肥老路博物馆,沿路两旁集中展现老合肥的风土人情、风味小吃,作为上世纪合肥的微缩景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