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丝
柳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04
  • 关注人气:1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埠河畔的呢喃

(2011-09-01 10:43:36)
标签:

杂谈

二十埠河畔的呢喃二十埠河畔的呢喃二十埠河畔的呢喃
二十埠河畔的呢喃
李云胜 文/摄

    合肥是个亲水的城市,即使在郊外也有许多条河流,比如贴着东边绕道而过的二十埠河,从长丰县三十头乡起源,弯弯曲曲一路欢歌,最终在肥东县河上口与南淝河汇合,注入合肥人的母亲河。

有个别名叫龙塘河

    江淮之间的城市有个特点,喜欢以距离城市中心原点的里程数来起名,陆地叫铺,靠近水的地方叫埠,所以周边有了许多二十埠、三十铺。二十埠河流经合肥东边的时候,假如以四牌楼作为原点计算,恰好十公里,也就是二十华里,这条南淝河的支流自然叫做二十埠河了。
    家住月亮湾小区的张桂芳老人说,二十埠河现在是属于合肥境内的一条河流了,以前确是肥东县的。她站起身指着不远处的临泉东路:“这条路修好没几年,河上也没有桥,村民们上合肥要绕道长江东路。”
    张桂芳老人属于拆迁户,过去是肥东县龙岗镇史城村人。刚刚被划归合肥市瑶海区的时候,她还不太适应。和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突然成了城市人,整天关在屋子里,连对面的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实在憋得难受了,便下楼到小区里找同龄的老太太“呱蛋”,只是总不如住在村子里“闹门子”舒心。
    那时,二十埠河在肥东县还叫龙塘河,因为这条河的下游流经肥东县龙塘乡。解放初期,由于唐安附近一段河道弯曲浅窄,泄洪量很小,历史上只要遇到洪水就陡涨漫流入圩,湮没农田和房舍。1976年的时候,当时的龙塘公社决定治理龙塘河,但由于疏浚老河道工程大,财力和人力都存在问题,而且难达到根治水患的目的,因此决定废弃老河道,发动群众自力更生,重开一条新河道。这段河道长2公里多,河底高程6米,堤顶高程14米以上,底宽8至10米,既可有效地防止洪水入圩,又可通行木帆船至龙塘乡政府所在地的唐安,兼收防洪、通航之效。
    《肥东县志》对二十埠河是这样介绍的:龙塘河长27公里,上游为岗丘地带,下游为低洼圩区。流域面积160平方公里,
   据说当年沿着河堤两岸还有许多塘坝,但都面积很小,塘水很浅,堤埂低矮,蓄水量少,抗旱能力极低。张桂芳老人给我哼了一首民谣:“碟大塘、碗大堰,三天不雨塘底现。人焦渴,大牯喘,稻田裂缝二指宽。”
    我问张桂芳老人,你们村守着龙塘河还怕没水吃?老人家回答说,那时主要是靠天收,旱年水不见面,涝年水冲破田,当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苦着呢。

有趣的和尚口故事

    当打听二十埠河在哪里注入南淝河的时候,我多次听到和尚口这个地名。在《合肥市地名录》二十埠词条下果然看到了这个名字。
    不过,张桂芳老人告诉我,那其实是个口误,她有个亲戚家就住在那里,当地有个村子叫河上口村,和尚口其实应该是河上口。以前那里有个渡口,旁边树立个木牌,上面也写着“和尚口渡口”几个字,两岸的村民来往都是乘坐那艘不大的小木船,走亲戚的拎着几只老母鸡,卖菜的挑着一副担子,还有家里有田地在对岸的,从手握的锄头上就可以看出来。
    据说渡口还救过全村人的命。那是1938年底,占领了庐州城的日本鬼子下乡扫荡。当远处的枪炮声传到河口村的时候,乡亲们赶忙摆渡过河跑反,并把渡船烧毁。迟来了一步的鬼子兵只能隔岸放空枪,然后报复性地将整个村庄烧掉了。
   从河上口村走出来的张晓强先生热情地向我介绍,他在家乡的时候,村里人吃的用的都是河里的水。那时,河里的鱼虾很多,他和小伙伴们用自制的网捕鱼逮虾,第二天拿到合肥城里卖,再去新华书店买小人书。小学六年级的暑假,他靠卖鱼虾的钱上了一趟南京,在中山陵拍了一张一次性成像的照片,回来后在同学们中间炫耀,羡煞了那一班农村在孩子。
    后来,河里的水越来越浑浊了,村里人改吃了井水。再后来,井水也不清澈了,打上来要用明矾澄清。周围的田地变少了,工厂变多了。
    几年前,听说要改造家门口的这条河,县里规划将河上口村搬离。乡亲们当然愿意,一是原河上口村民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民外出需要步行3公里多才能乘上车,多年来,村民连做梦都想改变这一状况。二是重建的地址选在华光村东华大道边,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又近邻学校、商店、村委会、卫生室等单位,非常便于居民的生产、生活、孩子上学等。
    只是张晓强先生好些年没回来了,不知如今的二十埠河是什么样子了。

将成合肥的景观河

    我倒是想替张晓强先生好好看看二十埠河,从北往南沿着二十埠河走了一遭,市区的景色还是秀美的。两岸块石砌坡,绿草茵茵,河水虽然谈不上清澈见底,但也碧波荡漾。
    我在路边看见一块“二十埠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的牌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工程师模样的人向我介绍,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那么,如今的二十埠河属于哪一类水呢?“工程师”回答说,算是Ⅴ类吧,就是大家通常讲的景观水。不过,现在正在对二十埠河进行治理,有望进一步改善水质,争取达到Ⅳ类水的标准。
    前几年在媒体上看到过报道,多年来,二十埠河水质污染严重,沿河周边环境恶劣,备受市民诟病。 好在二十埠河综合治理工程终于拉开了序幕,首期治理范围为汴河路桥—南淝河入河口,长约17.3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污水截流管网、河道疏挖、堤岸加固、防洪堤墙、拦水坝、沿河雨污水管道及排涝泵站、景观绿化等。
    二十埠河流淌了几千年,鼎盛时期,舟楫林立,通过南淝河可以一直到达巢湖、长江。那时的两岸在年景好的时候,也称得上鱼米之乡。只是好景不长,丰年难遇。倒是如今的综合治理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据说,单是防洪标准就提高到百年一遇,下游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沿岸所有污水也将通过管网系统送至朱砖井和小仓房污水处理厂,达到污水不入河的目标。同时,利用生态挡墙、景观水体和绿化等建设,打造清水穿城、绿色长廊的良好人居环境。
    期待着一条景观河的诞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寄西园湖
后一篇:hello,英语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