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义井路,民俗风味渐浓

(2010-10-14 15:10:38)
标签:

访谈

人文/历史

生活记录

文化

分类: 老记出更

义井路,民俗风味渐浓义井路,民俗风味渐浓义井路,民俗风味渐浓
义井路
民俗风味渐浓
李云胜 文/摄

    一段路被隔成了三段,从合瓦路到蒙城北路是一段,从蒙城北路到颍上路是一段,从颖上路再到界首路又是一段。三段路并不是同时修好的,如今当然已经连成一体,变成了通衢大道。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假如你在2005年以前到过这里,一定还记得满眼都是大片的田地和稀稀拉拉的低矮房屋。
    我去义井路采访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加上还不到早上8点钟,路上的行人也不多,两边的商店大都还拉着卷闸门。好不容易看见一位撑着雨伞的大娘,赶忙上前拦着。
    大娘姓吴,今年已经82岁高龄,就住在附近的钢铁新村里。她是1962年搬到这里的,当时儿子才两岁,如今也是年过半百了。吴大娘说,以前过了双岗就是农村,当时叫郊区。义井路一带属于蔬菜大队,周围都是菜地。记得北边还有一座不大的山包,据说是双岗中的一个岗头。
    义井路也有早起的小店,一位姓范的老板对我说,那时这里也有一条小路,不过是窄窄的泥土路,就是寻常的乡间小路,城市人走在上面可能还有点不习惯,不过周围的居民来来往往踏得也多,久而久之,小路越压越宽。
    吴老板指着义井路南边的一排楼房说,那里以前是一条小河沟,一直通到四里河。起先河水清清,流水潺潺。后来成了一条臭水沟,前几年大拆违的时候,结合修路给填平了,地下埋的是下水管道。

名字或许是这么起的

    义井路和老城区里的道路不一样,资料少,甚至没有像样的描述。和主干道也有不同,许多人根本不知义井路具体位置,更搞不清到底有多长。
    我起先也以为义井路只有短短的几百米,也就是从合瓦路到蒙城北路这一段。安徽省民俗学会办公室主任丁柏明先生热情地说,我开车带你把义井路来回走一遍。轿车从合瓦路出发,一路向西,穿过蒙城北路时,道路变得宽敞起来,周边的楼房也高大、气派。再穿过颍上路,面前的马路似乎刚刚修缮一新。丁柏明介绍说,这条路因为拆迁问题,断断续续修了好几年,去年才修通,现在一直连上界首路。
    我感兴趣义井路名称的由来。在双岗街道,党工委书记曹曙光先生接待了我,他说义井路是一条新修的城市支路,当初改造投资了1027万元,工程内容包括道路、排水、路灯安装、电缆排管、绿化、交通管线埋设等工程。起名字的时候就颇费周折,有两种说法,一是周围有纵横交错的几条路,形成个井字形;还有就是这一代过去就叫一里井,可能是取其谐音。
    曹曙光先生很认真,打电话叫来了一里井社居委的副主任崔猛先生。崔先生说这一代进行城中村改造的时候,他有心对这片的历史进行了寻访。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解释,以前这里有一口水井,村子里的农民都指望这口井生活。因为这口井距离庐州城北门,也就是拱辰门恰好一华里,大家约定俗成把这一代叫做一里井。
    后来修建义井路的时候,因为北边已经有一条短短的巷道叫一里井了,这里就按照一里井的发音起名叫义井路了。

东端的民俗花卉街

    我在感叹义井路名称里散发的浓浓的民俗味道,建议可以据此编个故事。曹曙光先生立即接茬说,我们把义井路东端已经定位为民俗花卉一条街。
    义井路民俗花卉街初建于2006年9月,始于蒙城北路,止于合瓦路,地处黄金地段,全程500米。道路两侧共有商铺、门面近百个,是双岗街道为拆违对象、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辖区内的无业人员专门设立的就业经营场所。
    经过几年的发展,民俗花卉街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北门最大的花鸟虫鱼市场。字画、奇石、绿植、渔具、花卉作为其五大“招牌”,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每当旭日初升及夕阳西下的时候,花卉街入口处就会聚集许多开展娱乐健身活动的居民,他们跳起了扇子舞、交谊舞、健身操、迪斯科等。谈到未来的规划,曹曙光先生充满憧憬地说,他们准备把旧书摊、古玩店、民俗博物馆都引进来,到那时,义井路民俗花卉街会像苏州的老字号街、天津的民俗街、北京的大栅栏一样,不仅是商业街区,也是文化街区和风景旅游街区。
    曹曙光先生给我看了他们和安徽省民俗学会中秋前夕举办“民俗花卉街创建暨民俗进社区活动”启动庆典仪式的录像。老艺人秦志恕、葛崇云、武建付、程琪、邓之元、郑小良等闪亮登场,各自拿出绝活,口哨、剪纸、面塑、泥塑、铁字、火笔画……一个个民俗节目表演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手记
 
    郊区,童年,都市边缘的一角遗留着昨日的喧嚣及苍桑。老油泵站,旧菜市场,穿插的人流,自行车的铃声,流淌着臭水的小河沟,北门外的生活简单而寻常,却留在了许多居民的记忆里。
    现在的义井路一带当然已经是城市的繁华地,与双岗、和熙园两大成熟商圈相连,交通便捷,生活配套齐全。依托“合肥北门”双岗区域纵横交错的主次干道,交通十分便捷,区域配套成熟,地理位置优越。
    但就在二十年前,我去滁河干渠管理局出差,经过那里的时候,那一片还是冈峦起伏的农田和菜地,陪同我们去的省农委的同志介绍说,这里属于合肥郊区,是真正的农村。几年再去,那里已经有了城市的模样,只是仍然是小家子状况。
    不宽的道路还是砂石路,排水系统不畅,一到汛期就积水成河,居民进出都是垫着砖块,小心翼翼地通过,有点地段水直接漫进了房屋。后来路修好了,但绿化情况又不尽人意,许多地段都是光秃秃的。
    这几年,义井路算是大变样了,沿途有了万花园、华安家园、和煦园、南国花园以及元一滨水城等众多居民区,我特别喜欢那堵民俗文化长廊,原本就是街边普通的墙壁,如今,12生肖图惟妙惟肖,24孝图图文并茂。标牌十分别致,映衬着义井路一眼望不到头的林荫道,满街挂起了大红的灯笼,更增添了那里的文化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