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又度鱼花塘
李云胜 文/图
鱼花塘位于合肥老城区外围,为古老的护城河的一段,因为旁边就是闻名遐迩的稻香楼,所以以前合肥人叫它“稻香楼河”,或者干脆简称“楼河”。
一泓香艳四溢的湖泊
徜徉在鱼花塘畔,和煦的春风吹拂在脸庞,思绪不由地飞到了遥远的清朝初年。风流倜傥的大司马龚鼎孳携如夫人顾眉回到故乡合肥的时候就住在鱼花塘畔的稻香楼里,茶余饭后,闲庭信步,一定无数次徘徊于稻香楼河畔。我下意识地嗅了一下,试图捕捉到顾美人残留的一缕香艳气息。
顾美人那个时代,稻香楼河除了供王公贵族、才子佳人游历之外,还是一条灌溉水源。《合肥县志》记载:“护城河,在平西门左,一名楼河,以稻香楼得名也,灌田千五百余亩。”1955年,安徽省农业厅水产局曾经把那里建成为水产试验站,放养鱼花,逐渐改叫成了“鱼花塘”,也叫“鱼苗塘”。当时塘的面积约为300亩,弯弯地延伸过去,约有800米长。
在河的岸边,我遇见一位钓鱼的老人,问他听说过顾眉吗?他摇摇头,不过,他说自己和鱼花塘畔已经“交往”了三四十年,年轻的时候在塘里游泳,退休了喜欢上了钓鱼。他告诉我鱼花塘不养鱼苗以后,就成了天然游泳场,当时还一度雅化为“雨花塘”。当然,现在为了保护水体环境,管理单位既不让游泳,也不让钓鱼,但想完全杜绝也难。
我沿着水岸前行,极目远眺,开阔的水面当中有一片绿洲,一座海鸥雕塑栩栩如生。水边的“稻香榭”绿瓦白墙,透着徽派的韵味。我仔细看了一下“稻香榭”的牌匾,猜想是不是顾眉的手迹,但“乙丑春张超手书”的字样粉碎了我浪漫的遐想。
我知道自己是自作多情了,今日的鱼花塘早已不是昔日“楼河”的模样,经过无数次疏浚、整修,古老的护城河已经是挂在合肥这个美人颈项上“翡翠项链”的一颗明珠。
维系文人情结的河水
鱼花塘注定就是一条维系了文人情结的河水,龚鼎孳在那里曾有诗云:雨过城荫碧淑长,画龙彩鹢斗芳塘。把一泓香艳四溢的湖泊比喻成“芳塘”,那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后来,同样也是合肥人的清朝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李天馥,以及他的儿子著名诗人李孚青也曾徜徉在“楼河”畔,留下了“云中看鹤影,树杪觅泉声”的佳句。传说新安画派大师石涛和尚路过合肥,李天馥和庐州知府张见易极力挽留,在“楼河”畔住了月余,石涛后来在其名作《巢湖图》的跋文中还叙及过他与尚书太守们诗酒唱和之乐事。
我在鱼花塘畔采访,见我想搜寻赞颂鱼花塘的诗句,一位在稻香楼做服务工作的美女说,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有“潋滟明湖傍小丘”的诗句。我回来查了一下,原诗是这样的:“潋滟明湖傍小丘,豪华优雅稻香楼,市廛咫尺尘嚣远,似此仙居何处求。”也算是下榻鱼花塘畔的留笔吧。
而作家刘湘如对鱼花塘更是情有独钟,因为他的家原来就住在鱼花塘不远处,他回忆说“若叫她荷塘更为贴切,在暗蓝的波纹上,总是荡着几片荷叶,翠羽亭茎,荡漾出浅浅的轻涟,也有水草相攀,也有纤柳的俯吻。时有三三两两的恋人,在回曲的林荫小道上漫步。月亮从林间落下斑影,映在荷塘的浅波上……”
刘先生现在已经定居上海,上次回肥时,一帮文人在“九狮苑”小聚,我曾表达非常喜欢他写的《鱼花塘小记》。只是文中第三部分把鱼花塘当成了昔日的“筝笛浦”,那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了。
市民休闲游玩的胜地
合肥这座城市很特别,地域不南不北,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脊线自西北向东南斜向横穿合肥市,长度达140公里。但古庐州城里的水系主要还是属于长江水系,地域按照秦岭—淮河的分界线也算属于南方。这就注定了合肥是个多水而具有灵性的城市。居住在这样一座城市里市民,注定要充分享受水所带来的福气。
合肥市园林处原总工程师劳诚曾撰文介绍,1955年改造鱼花塘一带景区时,从山东、宿县、无为等地购进许多侧柏、青桐、女贞、栾树沿河植树,后又经过年复一年的补植充实,到上个世纪60年代,树荫就基本郁闭,尤其是鱼花塘两旁的林带,每天生产大量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改善市中心小气候,保护环境,夏季降低气温,冬季减轻寒风侵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难怪鱼花塘畔总是能够看见游人玩耍的身影,有这样优雅的去处,当然应该趋之若鹜。
我在塘边遇见家住琥珀山庄的尚先生,他每个星期天下午都要到鱼花塘游泳。我问他现在游泳早了点吧,河水还是刺骨的。他回答说已经习惯了,这个季节游泳不算什么,那些冬游的人才真正让你佩服呢。
尚先生告诉我,每年一到冬季,一群冬泳“达人”就会聚集鱼花塘,特别是家住安医附院的金大爷,已经八旬高龄了,但坚持冬泳15年,从未间断。他指着岸边树林里带着笔记和书本复习功课的学生说,现在的鱼花塘水质越来越好,不光那些谈恋爱的小青年,许多大学生也爱来这里看书,这是一块闹中取静的休闲胜地。看到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在这里玩耍,有的人甚至租来吊床在树林里休息,让你不得不羡慕这些人悠闲慢板的生活状态。
手记
好像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条消息,合肥计划将环城水系连成一体,今后只要乘一艘船,就可以游览合肥环城两岸的秀美风景。描述的前景很诱人,但我怀疑其可操作性。举例说来,古老的包河自古就是遍植莲藕的池塘,应该是没有航道的。而鱼花塘更是比银河、包河高出许多。但相关人员向我描述了该工程的可行性,他们计划建造“水上电梯”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说就是充分利用现有各水体间的沟通设施,对现有设施不能满足规划要求的安排重建,对尚无连通设施的沟通节点新建沟通工程。同时,通过开挖新的水道及升船设施等实施环城水系的局部通航。
我特意打听了一下鱼花塘与银河沟通方案:一是开挖一条宽22.5m,长约80m的航道,在航道的鱼花塘设水上电梯,最大升高7.8m;二是金寨路采用箱涵结构,浅埋暗挖法施工穿越金寨路。听完后,我居然有了期待,幻想着像在威尼斯乘坐“刚朵拉”似的游览合肥。
作为古老的护城河改造而成的鱼花塘和包河、银河等有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缺少新鲜水的补给,再加上塘内淤积严重和个别单位排污,鱼花塘曾一度水质变差。据媒体报道,合肥市目前的城市污水经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已达到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及工业冷却水标准。水主要通过输水管道送到包河、银河、鱼花塘等环城景区,作为景观用水为环城水体补水,鱼花塘已不再是死水。
想起老合肥们回忆当年如何用铁锹挖、洋镐刨、用筐抬、用脸盆端河里的淤泥,终于把脏兮兮的护城河,修建成秀丽的鱼花塘,心里感到一阵放松。春日的暖阳晒在身上,使得我停下了脚步,躺在岸边的草坪上,双手枕在脑下,看着白鹭在水面上掠过,淡淡的青草味道以及不知名的野花的幽香沁人心脾,不知不觉中就会进入甜蜜的梦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