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媒介军师”喻国明
李云胜
提起喻国明,中国传媒界可以说是谁人不知,无人不晓。2009年4月17日下午,这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来到报社为我们作了题为《传统报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以及互联网的挑战》的专题报告。印象中讲台上的喻教授身材略胖,稍向前倾,举手投足间常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些学者特有的儒雅平和。趁着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之际,我们《合肥客》周刊对喻国明教授进行了电话专访。
合肥客:您以前也来过合肥,对于我们周刊来说,您也是我们的“合肥客”,当然是重量级的“合肥客”。非常想知道合肥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喻国明:合肥是一座有着很好文化传承的城市,可以用三个“极”来形容,底蕴极其丰富,内涵极为深广,影响极尽久远。历史上出过包公、李鸿章、杨振宁等众多名人,现在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特别是作为国家级的园林城市,“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交融,浑然一体”的独特园林风貌,给许多初次来到合肥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和北京、上海等国际化的大都市比,显得还不够时尚、前卫,发展的脚步稍显四平八稳,包括媒体的发展,即使和周边的南京相比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也因为这样,合肥的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合肥有着雄厚的人才储备,包括传媒专业人才在内的人才优势是推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有效地利用好人才,合肥城市发展的前景必定会十分美好。
合肥客:新成立的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可以说是共和国最年轻的报业集团,我们知道,您在国内传媒界有“媒介军师”
的美誉,听说这次您来合肥要参加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中国城市报业传媒高峰论坛”,可以透露点您演讲的主要内容吗?
喻国明:我这次的演讲题目是《全媒体时代:媒体整合力的打造》。所谓全媒体,既包含手机、网站、手持阅读器等由新技术造就的数字媒体,也包括纸质媒体,同时还包括广播、影视等传播形式,各种介质互相依存且互相融合,一起覆盖所有的潜在读者。有一种观点,数字传媒条件下,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核心价值正在被弱化,面临着挑战,一些传统媒体消极应对,乱了方寸。对此,我却是持乐观的态度。
和社会大趋势一样,传媒的发展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新兴媒体的出现导致媒体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精确,效率也是越来越高。我们应该在已经到来的全媒体时代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突出自己的优势。
在人类文化传播史上,出现过口头传播时代、书写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广播传播时代和电视传播时代,这都与相应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对传媒的发展方式,尤其是报业的发展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毋庸讳言,一方面,全媒体时代对传统报业格局提出挑战,使媒体面临重重危机;另一方面,也给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报业经济发展输入了新的推动力。
合肥客: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就是想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支有影响力的传媒队伍,请您在这方面谈谈您的看法。
喻国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实际上是对自身资源的整合,就像一个人捏紧拳头,比松开五指效率更高。现代传媒,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进入了信息过剩时代,二是进入了经营时代。它在形式上要求媒介规模化。这种规模化就是信息的超质量概括,形成规模化信息提供,这个规模化信息提供可以降低受众信息选择的代价,形成信息超市,同时可以促进市场进一步细分,形成更加对称的信息产品。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在提升报纸的生产方式、品牌方式,以及增加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影响力等诸方面必将带来崭新的发展空间。
合肥客:我曾经在合肥听过你的讲座,对于您的学术成果非常钦佩,也好奇您是如何分配您的工作和生活时间的。
喻国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作息时间并不十分健康。基本上每天早晨七点起床,有重要的事情时会更早一些,晚上一点半到两点左右开始休息。凌晨三四点到七点是我的睡眠黄金时期,如果这个阶段休息不好,第二天一天精神都不好。中午不休息,每天大概睡五个小时。
其实,对我来说,到外地出差,倒是一个比较好的休息机会,我的习惯是在旅途中闭目养神,思考一些问题,到目的地后有时间的话就上上网,查阅一些资料,把旅途中打好的腹稿写下来。像这次即将到你们合肥出席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揭牌仪式,我就打算抽空浏览一些专业书籍。
合肥客:您对新成立的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有什么期望?可否为我们合肥客周刊提个字,留下墨宝?
喻国明:相比较北京、上海等地的报业传媒集团,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可能更有普遍意义,作为中部省会城市的报业传媒集团,对于那些同类城市的传统媒介,应该更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
人物简介:
喻国明,男,1957年9月生于上海市。1979年-1989年就学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先后获得学士(1983年)、硕士(1986年)博士(1989年)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分别任讲师(1989年-1991年)、副教授(1991年-1996年)、教授(1996年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传播学理论、新闻体制改革和新闻传播效果理论、中国民意测验的理论与方法。已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300余篇。被国内传媒界誉为“媒介军师”
。
1986年,喻国明就参与了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舆论研究和民意测验的学术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筹建和调研工作,迄今为止主持进行了130余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广泛社会影响的舆论领域和新闻传播领域的调查研究项目,并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南方周末》、《中国经营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深圳商报》、《长江日报》等媒体有许多成功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策划合作,使他对中国的调查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