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敬畏,康德有一句名言:“头上星空,心中自律。”这大抵是道出了人的内心深处是应该有一些神圣东西存在的,人也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做人是有底线的,根本的东西是亵渎不得的。人生可以而且应该有所追求,但决不能无所顾忌,一旦人格扫地,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就意味着他人生的彻底失败。
但放眼我们身边却屡屡上演着许多挑战人的终极承受能力的事件,2008年6月30日《江淮晨报》报道,备受关注的“华南虎照”事件终于尘埃落定,经查实,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系用老虎画拍摄的,公安机关已经以涉嫌诈骗罪报请检察机关对其批准逮捕。联想起前一时期的“艳照门”、高考舞弊案等等等等,我们不禁扼腕,有些人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用百无禁忌,为所欲为来形容他们一点也不为过,这些人可谓毫无敬畏之心。
古人云:“知耻近乎勇”,而不知耻的人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无赖相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干任何坏事,根本不懂这个世界上还有高尚二字。遗憾的是,此等事例出现的太频繁了,我们的耳朵和眼球被污染的次数太多了,当缺市敬畏的人或事甚至在社会和网络上还有一定市场,我们的个别的官员还推波助澜时,我们不能不心生担忧:当一个民族普遍丧失对神圣价值的信念时,这种人便可能相当多地滋生出来,成为触目惊心的颓败征兆。。
我们对自然应心怀敬畏,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但越了解,才越发现自然的伟大,自然的高深,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我们的生命是渺小的,但”当神圣的敬畏感与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勇气结合起来的时候,人类真的有可能是宇宙中最具生命力的生物之一。“
我们为官应心怀敬畏,尤其要对老百姓心怀敬畏,对党纪国法心怀敬畏。早在建国前,党中央就告诫全党不要重蹈李自成的覆辙,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天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以权谋私时无所畏惧,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抛百姓冷暖于脑后,那么如王怀忠之流的下场是早可预料到的。所以我们的公务员们宜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多点敬畏、少些嚣张,多点忧患、少点享乐。
我们对学术应心怀敬畏,曾几何时,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论文抄袭之风横行,许多商家打着“院士”的牌子欺骗广大消费者,使得斯文扫地。对学问的崇敬变成了对学历的攀比,学问的空壳、学术的腐败层出不穷。造假、剽窃、贿赂、圈钱,不一而足。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怎么可能致力于学问的研究,致力于学者的培养,怎么可能尊重学术,有所作为!
同样,我们对道德要有敬畏感,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们对法律要有敬畏感,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守法的人……
就像一位作家说的那样:“敬畏,从来不是开拓创新的羁绊,而是启迪新知进而促成和谐社会架构的动力。敬畏科学,能激发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热忱;敬畏文化,能鼓励人们进入知识的殿堂;敬畏法律,能为全民族创造力的提升创造优良的制度环境;敬畏人民,能呼唤民本思想、民主意识和民众智慧。敬畏,是理智、成熟的人生况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