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微言杂谈 |
痛苦的阅读,首先是“不好看”,沈从文、鲁迅的清新流丽、严谨犀利早已难觅踪影,充斥其间的是写作组合的后现代情感、武侠、玄幻、灵异类图书,即使有少量的严肃作家,如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一是作品相对庞大的图书市场数量少得可怜,二是他们的磅礴大气也往往是昙花一现。至于其说故事的能力与老一辈作家比,似乎都不能望其项背。本届“青歌赛”上,余秋雨先生对我国的导演讲故事能力的质疑,完全可以囊括到作家的身上。
自费书里,很大一部分是学术著作,由于现在的职称评定和科研金费申报体系,一些学者和技术干部纷纷扎堆自费出书,以便标榜学术上的成就,顺利地申请到科研金费和戴上高知的帽子。
自费书的另一部分是艺术图书,有的美术、书法、表演工作者有点成绩就要拿出来示众,学艺不精,却急于出版,将尚算不上艺术品的字画结集付梓,大大降低了艺术的欣赏性和艺术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贬低了艺术的价值。
自费书里还有一些是领导的著作。个别领导官场得意之余,常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做伪学者、伪作家、伪艺术家。古典诗词不押韵,大白话式的现代诗歌,有的甚至把秘书写的演讲稿、发言稿拼揍起来。更要命的是往往书由单位买单出版,领导自己销售,给员工人手一册,领导再赚员工的购书款,这就又牵涉到腐败问题了。
诚然,阅读的大环境已改变,海量资讯与兴趣分化同时展开,快速度的现代生活导致了读书方式上的浅阅读。但太多的读者难以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乐趣,我们的作家是有一定责任的。
一年一度的读书日又来临了,4月23日,我愿意在这一天说出我对读书的一点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