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里几番芜湖

(2006-05-10 23:41:35)
分类: 人生百味
我这半辈子走过的地方也不算少了,但连续在一个地方待上好几年的,除了生我养我的故乡以外,那就是芜湖了,从内心深处,我是把她当做我的第二故乡的。
1984年,我离开生活了二十几年的皖西大别山区,带着向往和憧憬踏上了开往江城的火车。到了江北,我站在轮渡上,面对浩瀚的江面、澎湃的浪花,一扫思乡之愁。遥想当年,也是皖西人的大文学家蒋光慈,就是从这儿渡过长江,到赭山脚下求学的。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了民主和科学,结识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一步步从中江塔下走向黄浦江畔,走向苏联红场。
我们学校的后面是著名的十里长街,再过去就是青弋江。1876年李鸿章同威妥玛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以后,芜湖成为通商口岸,商业也日趋繁荣。长街一带商埠林立、青楼云集,一派歌舞升平。那里大多沿袭传统的前店后坊的形式,闻名遐迩的芜湖“三刀”(菜刀、剪刀、剃刀)和“三画”(铁画、堆漆画、通草画)以及一些著名的老字号如“张恒春”、“同庆楼”都在那一片,而旅法女画家张玉良早年沦为歌妓也就在那里。我曾根据她的那段生活写过一首诗歌《长街遐想》发表于校刊上面,赢得了中文系老师的赞誉,还因此被聘为校刊编辑。可惜的是我收藏的样报在一次搬家时丢失,有机会我想再回学校图书馆查询,把它放在我的个人网站上,以慰对那段生活。
从长街出来,就是号称芜湖“南京路”的中山路。1912年,孙中山先生乘坐“联鲸”号军舰由江西九江到达芜湖,芜湖人民遂将先生走过的路命名为中山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里就是繁华地,礼拜天,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会结伴徜徉于市井店肆,饿了就在街边吃一碗酒酿元宵或刨粉,偶而也会在“五香居”喝一碗散啤,啃一只猪蹄。那时,我们都还年轻,一大帮男生会起着哄在街边看来来往往的大姑娘小媳妇,行话叫“看条子”。遇见好的,会一直议论到晚上熄灯,那种情形颇象今天的“FANS”们。只是毕业后我有十几年没有回过芜湖了,从媒体上得知那里早已改造成步行街,而附近的原市政府所在地,也早变成了休闲广场,和大小陶塘连成一体,是市民和外地观光客的好去处。
说实话,这十几年我虽然一趟芜湖也没去过,但我的心是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那里的,不管是电视还是报纸,只要有芜湖的消息,我总是投以关注的眼球。有好几次,我在梦里又回到了芜湖,回到了学校。梦里的芜湖还是过去的样子,熟悉的建筑,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面孔。其实,芜湖早已经大变样了,现在我要是去了,也许很多地方都会不认识了。
当年,我从家里到芜湖,短短的两百多公里,却要走上整整一天,遇上阴雨大雾天或错过了轮渡时间,还要在江北住上一晚。而交通工具更是除了飞机以外,汽车、火车、轮船都坐了个遍。而今,合叶、合芜高速公路早已贯通,宁西铁路通车在即,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提出的建造芜湖长江大桥也已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现实中的芜湖要比梦里的美上一百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哈日一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