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为一个承诺

(2011-04-22 23:36:51)
标签:

杂谈

感悟随笔

小说连载

分类: 小说:竹林木屋

 

                                    五年,为一个承诺

                                          紫茗

 

欠丰子一个人情,欠了五年。

五年前,大病初愈,开了博。无意翻到丰子的博客,那时他的网名还叫古都剑客,无意留了言,无意间,剑客来问候。

对文字的敏感,源于我的职业,更源于天性。一进入丰子的博客,就被他的文字深深的吸引,并情不自禁地留言。留言的时候,有如神助,今天看来,有点不可思议。

读丰子博文的日子,是我生命中最黯淡的一段时光。忧郁和悲伤,填满了分秒之间的空隙。可是,一进入丰子的博文,我就陷入丰子那原始的、蓬勃的、旺盛的、狂欢的,带着野外浓郁草香的文字之间,对我而言,那是一种充满了阳光的生命。恰成对照的,是我的虚弱。我无时无刻不在羡慕着丰子的恣肆,连同他疯狂的语言,那是我所向往的生命。

《竹林木屋》就出现在这段日子里。每天打开电脑,就是寻找新的章节,为了丰子恣肆的语言,为了丰子一波多折的情感,为了这部小说的“自传体”。张爱玲说:“中国观众最难应付的一点并不是低级趣味或是理解力差,而是他们太习惯于传奇。”好奇的另一面,就是窥私。每一个人,都会有窥私的欲望,只不过每个人的呈现方式不同而已。丰子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流浪诗人、艺术摄影人、签约作家、影视编剧,这些赚足眼球的标识足以让人们对他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好奇,何况他的情感世界。于是,每天会跟着《竹林木屋》快乐和悲伤,每天会在当天的章节下写下自己的灵光一闪。玉秀、燕子、菲儿,还有,丰子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女人,每一次的轻挑娥眉、每一次的婉转低回、每一次的痛彻心肺,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保持旁观的理性,却一次又一次陷入一份份情感的纠结。作为女性,我为燕子和木屋中的那位女子不值,可是对于丰子,我却一次次给予他理解和原谅。或许,仅仅就是源于丰子不羁恣肆的外表下对灵魂的恪守。

《竹林木屋》写完的时候,答应丰子会为这部小说写一篇评。可是,就在此时,我结束了漫长的休假,投入到新的忙碌之中。这种忙碌,与其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是自找——我需要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个支点,我希望凭借这个支点,自己能拥有丰子那样恣肆的、茁壮的、健康的生命。于是,承诺,一放,便是五年。五年之间,丰子从首席摄影师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络写手,《竹林木屋》从丰子的个人博客进入了各种文学网站并改名《北京尖叫》。我曾对丰子说他做什么是都能成事的人,并非我有慧眼,而是丰子有慧根。

今天,打开各种文学网站,《竹林木屋》的书评林林总总,今天再写这样的文字,难免有附庸风雅之嫌。倘若这份文字能写于五年前,意义远非今日可比,想来定会换得丰子一份不菲的感激。可是,当时并不愿写。因为不想因为自己的偏爱而成为《竹林木屋》的吹鼓手,不想自己的文字迫于无奈,不想自己的情感因不得已而矫情造作。对于文字和道德,我有自己的底线和洁癖。平生不喜欢凑热闹,相信繁华之后的落寞,才能还自己一个宁静的灵魂。五年,借口忙碌而远远观望着丰子,再未提起,却从未忘记。五年之后,终于找个借口让自己安静下来,兑现这份承诺。喜欢盛颜的文字,她的好友丽端说:“我想我自己仍然会一直写下去的。阿颜也会一直写下去的。我们都有一个共识,能够写点东西,是我们能够暂时摆脱庸碌生活的唯一方法。”想把这句话送给丰子,并以此自勉。生命,不仅需要灿烂的激情,还需要喧嚣之后的寂寞。寂寞之中,我们才能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灵魂,也才能留下那些本真的、质朴的、“摆脱庸碌生活”的文字和故事,不仅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