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家刘克勤讲解《山水画与养生》——山水画兴起于晋代

(2016-05-24 16:04:35)
标签:

文化

山水画与养生

《黄山烟云》

《千里江山图》

刘克勤受邀为钓鱼台

分类: 墨迹篇

 

http://s5/mw690/001llen5ty71W8lY3Xed4&690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

 

       在中国的绘画中山水画能够给人带来一份愉悦心情。画者畅快淋漓,观者心情舒畅。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故好山水者,仁智之乐也。山水画家走“外师造化”之创作道路,一方面借自然山水之灵光,得自然山水之滋养,强身益智,腿脚、五脏六腑皆从自然山水中获益。另一方面,由自然山水“中得心源”创造出艺术,是一项高级的脑力活动过程,多练之常练之,则达到思维敏捷精神浩瀚的养生效果,因此,山水画家多健康而长寿。

        庄子曾谈到宋元君画画时“解衣般礴”(《庄子·田子方》),提出了绘画时必须具有不受世俗礼法拘束的一种精神状态。就是说在画画时要放松身体气定神闲不拘一格,达到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物我两忘、物我同一。

      观者观画会时的心神会与山水的气韵交融从而“神飞扬”,“思浩荡”,山水画引入了人的神,自然在神会之中体现了文化的意义,山水激发了人的精神,山水画实现了人的生活理想、扩展了人的生活空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

     http://s3/mw690/001llen5ty71W8RPeoye2&690

南宋陈居中(款)桃源仙居局部   


    山水是大自然的美妙产物,不仅可供画家们写生,还有利于人类的养生,使人心旷神怡,愉悦开朗,并能医治心理和生理疾病,故很值得人们去欣赏和享受。 白居易曾在杭州为官,写下了“未曾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诗句,道出了他对西湖的喜爱。

      明代才子袁宏道说过:“青山可以健脾。”想来一定是他的切身感受。其实,久在世俗中挣扎,疲惫生活着的人们在空闲中思索时,常有一种摆脱喧嚣的感觉;如若真能置身于山水风景处,就会更加感触到在日出东方,紫气东来时,在冷月初上,水银泻地时,坐看气象,放眼云天,便觉得天与地的融洽,树和草的亲和,日同月的慈爱,风伴雨的温润。

http://s4/mw690/001llen5ty71W8VshMfa3&690
南宋陈居中(款)桃源仙居局部   

         此时,心灵被大自然的风光而净化,胸襟中有一种甜甜的柔和感觉。那时心中的失意、烦恼即刻消失;借助美丽的山水,荡尽胸中尘埃,获得重新奋起的力量。遥望莽莽雪山,郁郁丛林,大河长川,沧海红日;近看湖光水影,红枫黄栌,闲花细草,老树青藤,在大千世界的雄姿险峻与超凡脱俗之间即刻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天地万物的辽阔。由此联想自己心中原来为名利、繁杂琐事而产生的纠结、怨恨是多么无聊和愚拙。山高但不诡异,水深但不混浊,云奇但不阴险,花繁但不俗艳,草嫩但不卑弱。这种自然的无边风月和极致风光,如同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宽容豁达与中和韵致,使人荡涤胸襟,唯留纯真的精神和品行。

http://s9/mw690/001llen5ty71W9fpiJy58&690
唐寅临李公麟饮中八仙图

 


http://s15/mw690/001llen5ty71W9ksylM0e&690

唐寅临李公麟饮中八仙图

 


http://s14/mw690/001llen5ty71W9y4v7f1d&690


文徵明《兰亭修稧图并记》30.5×624cm-1557(明代)小


        山水画兴起于晋代,东晋的顾恺之在《云台山记》等著作中就已经提出了“以形定神”和关于构图“置陈布势”的见解,还有关于山水画的构思、设色等内容。

        创作中国传统山水画,要沿着自我感觉而走,通过表象的山水图形来展示自己,格调要高,意境要远,不落俗套,有自己的特色。通过观察近二十年的中国画坛,大家很容易发现浮躁与功利之风弥漫,低俗作品泛滥,且有很大一部分作家为追求短期利益,进行题材复制,流水线般作画,颇令人反感。所以,在此忠告年轻创作者,要想在艺术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定应固守心态、保有品格,不在纷扰世俗中迷失自我。

 

        书画家为何寿命长:
  很早就有个统计:中国各种职业中,书画家的平均寿命最长。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国人的平均寿命为40岁至62岁,书画家的人均寿命为88岁;进入现代,书画家的人均寿命已超90岁。
  这个道理陶渊明早就说过,他是山水文化起源时期的引导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实从直觉上,我们看一幅好的中国山水画之后会觉得陶醉其中,陶醉本身是身体的最大放松。《世说新语》说:“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东晋简文帝的这句话说出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两个关键词:“会心”、“亲人”。
  山水为何能养生:
  首先,山水文化强调的是回归“自然”,而且这个自然不是天然的自然环境,而是经过选择、经营的、有利于生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命的,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好生态的主要基础是土地和水。和平原相比,山的生态系统是立体的,更加完整,更是有利于生命的自然环境,所以山水画中的“山”和“水”就成了自然环境的代指。其中,“水”是不可或缺的,往往是布局的中心。传统认为这是因为“山得水而活”,从生命意义上说,这是生态系统得水而活。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到了没有水的环境,潜意识立刻就会忐忑、发慌,所以山水画或者园林中的水能给人定心。
  虽然是山水,是自然环境,但这个自然环境如果只是有利于生命,这还不够,还必须有利于人的生命,才能成为山水文化中的“山水”。原始森林虽然生态很好,但山高林密,虎狼出没,人涉身其中,时刻会觉得朝不保夕,没安全感,这种景象是不会出现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因为它不符合人性。现代很多旅游景点,弄出恐怖阴森的洞穴做噱头拉拢游客,没一个能长久的,因为和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都不符。
  花鸟画为何替代不了山水画:
  花鸟画虽然也写生态系统,但其中对水、土都不强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花鸟画生态是个小生态。因为有树必有花草,但有花草未必有树木,更未必能形成森林,和花鸟比,树木代表更完善的、更大的生态系统。因此,中国园林中,或者山水画中,都以树木为主体,不像西方园林那样以花草为主体。
  这可能就是因为山水画这种有利于生命的特性在做基础,我们反过来用这种作用结果来描绘山水,山水也就似乎有了人的生命,好像自然环境一经笔墨处理,顿时变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变成了生命感极为强烈的艺术形象。所谓的“人工更胜自然”,无非是选取了自然环境中最利于人的生命的元素,自然更容易被生命本能地接受。

http://s7/mw690/001llen5ty71Wa5qMjYd6&690

宋文治18cm×61cm


  山水画为何要讲境界:
  生命无论是进化还是发育,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追求高层次、高境界的过程。山水画表达的是人的生命,所以,也有境界、意境,以高境界为最上,就像星云大师说的:“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
  山水画、园林、盆景到了一定境界才能让人陶醉,引人入胜,这个奥秘就是高信息量,这也是为什么山水画,而不是花鸟画,能成为国画的代表的一个原因,前者的体量、信息量大,古往今来,讲意境的画,主要都是山水画。
  山水画中的生机从何而来:
  生命的结构像个宝塔,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在最上面,但是它需要宽广厚实的基本生命功能做基础,这个最基本的生命功能就是生机,生命力,国画中叫做“生意”,它的表现特点就是“动”,有了生命力的画的境界才是实在的。
  可惜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作者以文人为主,他们在当时社会地位很高,不愁吃穿,所以对基本生命功能的关注少,山水的“生意”因此总是偏弱,生机不旺,偶尔有个别体现生机、生命力的山水主题、画家,便引起关注,让人记住。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民间文化就出来了,其实是一种生命本能需求下的自然补充,因为民间文化最朴实、“生意”最满,比如年画里抱着鲤鱼的胖娃娃、牡丹富贵、福禄寿、大红大绿。
  有山水处能养生
  中国古人对山水文化的尊崇其实就是本能的养生,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力实现山水梦想,再小的地方也要造园林。有个故事,清人吴绮,归隐江都,宅园荒芜,无钱整治,因此凡是上门求诗索文的,他都要求以竹石花草作为报酬,数月以后,园中花木繁荣,吴绮因此将此园命名为“种字林”。
  因为山水文化是生命栖泊的港湾,所以文人最不济的也要用文字造出一座园林。《上海大学学报》有篇文章写道:“更有一些寒士,根本无力筹建园林,于是凭空撰写园记,将主观想象的各种美景化为文字留在纸上……明末清初的文人黄周星就曾这样描绘过属于他的私园——将就园。”

       关于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主要在笔法和墨法两方面,古人有云:无笔无墨不成画。并且应当说二者是统一存在着的,有笔而无黑,则画作无力,缺泛感染;有墨而无笔,则画作无形,失去真意。所以,在作画过程中,运笔也应是同时运墨,墨色增加笔重,笔运增添墨感,二者交融,相铺相成。中国山水画最注重表现生命活力,即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需要创作者以运笔显其造型,运墨表其灵性,而且多用线条来增加图像的生命活力,实静却似动,栩栩而如生。


http://s10/mw690/001llen5ty71WbWlHct49&690

刘克勤为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创作国画 《江山胜揽》17cm×73cm


        中国画作在运笔方面主要总结为五点,曰:一平、二圆、三留、四重、五变。精此五法,即可有成,而且可以说,画何种物像,此五法皆要用到,举一例画山来说吧,山势磅礴,应以平法起底,重法添意,以增山之稳健感。山型有峰,则要圆法突其挺拔。山型有变,则应运以留法及变法,以达其表意。可以说处处有讲究,点点有学问。

 

刘克勤受邀为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

记刘克勤的作品92年在《美术向导》

钓鱼台国宾馆为画家颁发《收藏作品

荣宝斋在日本举办刘克勤画展

 


宋文治艺术网
    http://www.china-swz.com/index.asp

        宋文治艺术网有作者: 刘克勤  文章  古稀尤新勤耕不辍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2)…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_____ 介绍毛笔的分类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3)…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____  介绍文房四宝之墨

《这里是北京》 20140528 文脉六记——琉璃厂网事_这里是..介绍文房四宝专卖店。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4)…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____  文房四宝之纸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5)…   _____ 文房四宝之砚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6)…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十二月的称谓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7)…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8)…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9)…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0…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与创作1——(12) <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完成书画尺寸、格式、装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