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刘克勤的作品92年在《美术向导》杂志上发表

(2014-12-12 13:36:15)
标签:

美术向导杂志人民美术

《美术向导》封面

刘克勤的作品92年

文化

分类: 墨迹篇

 

 

http://s10/mw690/001llen5zy6OiJMJoCt29&690

 

一九九二年第37期《美术向导》期刊发表刘克勤作品文字介绍,也是我首次公开自己的绘画资料。        

 

美术向导杂志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及类美术技术为主的国家级刊物。

 

http://s11/mw690/001llen5zy6OiJQCnLYea&690一九九二年《美术向导》封面是画家韩美林先生设计

      《美术向导》是针对业余美术爱好者自学特点而编辑的一套自学美术技法期刊,其中内容也适合举办各类美术培训班作为辅导教材使用。

 

http://s7/mw690/001llen5zy6OiKkx0zk86&690《美术向导》期刊发表刘克勤作品目录

 

       《美术向导》刊登的文章,都是聘请艺术造诣精深、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等美术院校教师和著名美术家撰写的,涉及学科繁多,诸如素描、色彩、解剖、透视,国画(山水、花鸟、人物)、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等均作系统地讲授,为初学者展开了广阔的选择余地,既可各取所需,专心致志学习某一学科,又可普遍涉猎,多方摄取知识

 


http://s12/mw690/001llen5zy6OiKlodgT9b&690

《美术向导》期刊发表刘克勤作品局部1

http://s6/mw690/001llen5zy6OiKmcyvre5&690

《美术向导》期刊发表刘克勤作品局部2


        回忆起当年刚刚从工笔人物转向进入研习绘画山水创作时期,身边画山水画的画家和大画家十分多,可是,自己编编喜欢上娄东画派、金陵画派的著名山水画家宋文治先生的画风。

        宋文治老师的绘画无论在风格、笔法与构图上融入了南北特色,宋文治老师以传统的笔墨抒一己胸臆,创造了独特的“宋家山水”面貌。尤其,宋文治老师的山水画在“四王”的基础上,又受到朱屺瞻、傅抱石、钱松喦、李可染的影响,反映出转益多师的特宋文治老师的作品点。从老师的个性特点上来看,宋文治老师是属于亦步亦趋的儒者,更没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更有自己独具匠心的精神。规矩法度不仅反映在他的画面中,也表现在他其曲中规的品性中。因此,老师他的绘画发展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他的画内敛而不事张狂,具有了传统文人画的从容雅逸的品格,也反映了发展过程中的传统方式。

          再有,老师和“娄东画派”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因为老师所师的张石园吴湖帆先生都是“四王”的传人,表明了宋文治老师具有画史上所强调的文人画家的“胎性”。虽然,20世纪50年代的山水画创作,比以往更注重题材所反映的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也更注重题材所表现的社会意义,但是,在这一新旧的过渡时期,如何用旧法表现新的内容,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尽管晚清、民国以来激进的思想家都把“四王”作为保守势力的代表,而推崇像石涛和“扬州八怪”那样的反叛精神,可是如果以石涛和“扬州八怪”这样的笔墨表现新的时代,那种狂怪与时代的距离更遥远。20世纪50年代的新山水画的主流样式,实际上是在“四王”一派山水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宋文治老师正是适逢其时地运用了他所掌握的传统笔墨,以“四王”的浅绛法巧妙地表现了时代的新题材,推陈出新

         所以,我在绘画中也常常临摹了许多清“四王”的作品和朱屺瞻、傅抱石、钱松喦、李可染的的作品。在动笔中去体会娄东画派、金陵画派笔法与构图的区别,这样体会新旧的过渡。我知道老师在1981年就开始了以泼彩法入画的手法,我目睹了老师的许多作品,拜师后有幸还临摹了老师的许多作品。

         记得在老师给我的作业中第一幅作品是“梅林”,看上去画面全是树,要想区分好前后层次是比较困难的,我当时没有什么前后步骤的概念,因为我有临摹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来就画出了前边树干和基础层次,在绘画技巧和颜色的运用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画了前边再看2、3层次的树和远山的处理就区分的不明显了,尤其是“梅林”点白色的点,这个可是技巧哦,聚散说起来简单,  到了实际创造中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我记得这幅“梅林”作品前后我临摹了5—6次,才把握了一些要领。

http://s6/mw690/001llen5zy6R4Uvr99r05&690刘克勤临摹的宋文治老师“梅林"作品

        我记得老师看见我的作业后还夸奖了我,说我的作业完成的比较好,比老师的孩子宋玉明进步快,我听了头脑中没有衡量的标准,因为我没有欣赏过宋玉明先生的作品不知道如何权衡?现在,我从网络上就能够方便的查询到任何画家的作品。当时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其实,我画的未必比老师的孩子宋玉明先生的好;因为只是老师在鼓励我。每次老师给我评判作业就让我停下社会活动,静心的去画画进步会更快!老师多次说:有机会去太仓老师的家乡艺术馆去看看老师留给艺术馆的作品。(太仓市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九年拨款,相继建成“梅花草堂”和“宋文治艺术馆”。)多次嘱咐我在老师不在北京的时候,遇见绘画方面的问题就去我的大师哥孙日晓先生那里学习!这样的老师是多么的亲切啊!真的像父亲!每当我想起老师就会流出热泪,绘画的热情就会更高。因为老师他给了我太多的绘画知识和做人的标准。今后,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老师为榜样,踏踏实实的画画,老老实实的做人。

 

http://s8/mw690/001llen5zy6Olybw2uH27&690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回忆总结了老师的作品,其老师的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晚年变法,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让我想到唐代 王维的诗:

         题目是: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王维的诗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色。我观赏老师的作品就感觉画中的意境深远,老师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是值得我一生学习的。

       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宋文治老师诗中画,画中诗的奇妙作品。

 

http://s9/mw690/001llen5zy6OlysuZdK18&690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
散花竹。

      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

http://s7/mw690/001llen5zy6OlyZJPGm76&690

桃源仙境
 

【年代】:唐【作者】:王维

【作品桃源行


全文【内容】: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白话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
 
      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
 
       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http://www.xigutang.com/tangshi300/taoyuanxing.html


(待续)

 

http://s8/mw690/001llen5zy6OkaRUDht27&690
宋文治艺术馆

 宋文治艺术馆介绍:宋文治艺术馆

      宋文治艺术馆为全民公益事业单位,占地1000余平方米,主体陈列馆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庭院内,假山荷塘,布置典雅,宋文治先生汉白玉雕像座落于嘉木修竹之间,供参观者瞻仰。艺术馆紧接宋文治先生故居“松石斋”,古松相拥,奇石作伴,为宋老生前回乡创作生活的寓所。

 

宋文治艺术网    http://www.china-swz.com/index.asp

        宋文治艺术网有作者: 刘克勤  文章  古稀尤新勤耕不辍   

 

名绘画大师 百幅中国名画 百部精选画册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2)…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_____ 介绍毛笔的分类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3)…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____  介绍文房四宝之墨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4)…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____  文房四宝之纸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5)…   _____ 文房四宝之砚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6)…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7)…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8)…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9)…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0…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1——(11…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与创作1——(12) <wbr><wbr><wbr><wbr><wbr><wbr><wbr>完成——书画尺寸、格式

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与创作1—(12… 刘克勤的老师宋文治山水画与创作1——(12) <wbr><wbr><wbr><wbr>完成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一)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一)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四)

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四)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帖

中国书法超市

中国书法全集①--《近代卷》

中国书法全集④--《隋唐卷》

中国书法全集⑤ --《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书法全集⑥ --《秦汉时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