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
去年末,拜访江江,她约我写个电影剧本,鸟儿非常兴奋和感动,因为剧本出来会拍成电影,对初出茅庐的鸟儿,那意味着什么,这几个月一直在收集素材,可意外的发现,江江和一群大爱无疆的海外中国人,他们用爱用行动来书写对孩子,特别是聋哑孩子的无疆大爱,这让我拿出比写剧本更大的热情,随着对江江的了解,我感觉发掘到了一个“大金库”——我讲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海外华人的故事,仿佛没有理由,但却就在无怨无悔地,不但不拿报酬甚至还掏钱来做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一本书的初稿,鸟儿会登出部分章节跟朋友们分享。
谢谢江江的鼎力支持!
二零一二年三月八日,这是全世界女人们自己的又一个节日。
这一天,对于静江,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几年前的这一天,她和美国旧金山湾区硅谷的几位职业女性,一起建立起了以“慈善公益,文化教育,女性事业”为协会主要宗旨的“硅谷女性联合会”,作为创始人之一,这些年于静江和大伙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
如今,一切早已步入正轨。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加入这个团体,联合会每年在湾区至少举办四次大型活动;这群海外游子们,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可时刻惦念着祖国,当祖国遭受各种灾难,当四川遭遇地震,大家慷慨解囊;当看到甘肃边远山区还有穷困孩子没有钱上学,平时对自己花费并不太大方的海外女性们,
却舍得拿出钱去资助孩子们读书.
对很多通过读书走出国门的人,更深切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今晚的聚会,主要是慈善晚宴,依然是为甘肃的孩子们建立新校舍和筹集学费, 还有一个项目将会是新旧会长的交接. 还有刚接手过来的杂志《美华文学》。
熟悉于静江的朋友,都亲热地称她江江。
江江一边开车,一边思考着这些事儿. 新电视联播网的组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筹建中。她似乎分身乏术 , 但又像一只没脚的鸟儿 无法停下。
今天880高速公路塞车格外厉害, 江江只能耐下性子, 她几次巧妙地在四条道上转换,其实,她也知道,转来转去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她心里有时像藏着个小小孩儿,偶尔喜欢这样顽皮一下。
灿烂依然的夕阳, 炙热地照在海水里, 尽管戴着墨镜,太阳光还是不依不饶地透过镜片射得双眼发涩,在这条湾区最长的跨海大桥上,这些年,她究竟走过多少趟?她已经记不太清楚。只是, 她几乎熟悉这道上每个标志. 她忍不住牵动了一下嘴角。

(图片提供:迎风细雨)
“为谁辛苦为谁忙?”这些年,尽管做了很多场大型演出,所赚的钱不是做了公益就是留在公司运作项目,自己从来是分文不取。她仅仅为一种信念,一种情怀,一种永远剪不断的彼岸情深……
傍晚的天光中,海鸥依然在海面上觅食, 而远处的晴空里, 还有一两架翅膀泛着白光的飞机, 它们是飞过太平洋的东方吗? 每次想到海那边,江江的欢快与坚强的外表之外,总能看到她的另一个侧面。她的眼睛里泛出抑制不住一丝丝的薄雾,
此时,思念也像海带一样疯长。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在天堂的弟弟……你好吗?”
想到国内的至亲, 江江轻轻踩了一下油门, 车子突然加速, 在跨海大桥的转弯处, 像驾驶在无垠的蔚蓝大海里的一支汽船, 轻轻一拐,车子直奔起来, 江江的车技一流, 车水马龙的北京,可没少锻炼她的驾车技术:在北京可以驾驶自如,到这儿开车,自然是轻车熟路。就像她的性格,
坚强自信.勇往直前。
“于姐好!”刚到停车场,已经听到有人打招呼。江江停好车,整理了一下衣服,旧金山中半岛的夜晚,并不寒冷,但海风依然夹着淡淡的腥味,牵动她脖子上的红丝带。她细心地把丝带取下来,拢一拢干练的短发,再换上一条银灰色的驼毛披肩,配上她银色的衬衣和驼色的绒线镂空背心,而质地柔软白纱长裙和白色高跟鞋,一身偏冷的打扮,让江江显得格外的清丽脱俗。
她一边忙不迭跟熟人朋友打着招呼,一边拿起黑色的大手包,迈着自信的脚步,走进这家漂亮而气派的酒店大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