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酒吧之一种

标签:
美食居酒屋18天台北 |
分类: 街拍 |
台北市中山区吉林路上的餐厅我已经去过差不多20家,每一样都有各自独特的吸引力。从我个人的经历看,寻找美食毫不费力,到台湾的当天其实就有机会。但直到呆上三个星期后,我才找到最接近美国式酒吧“bar”的地方,叫“居酒屋”。
我没有搜寻任何网上的资料,只靠散步来发现。发现的过程中也不需要特别的眼力,吉林路上的“烤吧串烧”门口挂的布帘上就印着英文bar、beer、Kirin Ichiban(日本的“麒麟一番榨”啤酒)等字样。说实在的,这几个单词我都还比较熟悉。
居酒屋的风格来自日本,里面可以只喝酒,也可以点菜,“烤吧串烧”的菜式介于小吃和热炒之间。老板看着30来岁,他的名片正面印着名字“刘天佑”,背面是菜单。最贵的无骨牛小排150台币,大约5美元。最便宜的“甜不辣”即tempura(裹上面粉浆后油炸的蔬菜)仅35台币。
我只要了瓶啤酒,台湾产的瓶装生啤,保鲜期18天。我发现大家习惯称这种酒为“18天”。按照这种命名法,只靠外形取胜的漂亮女生最多只能统称为“30年”。美国酒吧的啤酒一般在超市零售的价位上要提高150%,这家居酒屋给自己创造的盈利空间小很多。超市冰箱里的“18天”卖65台币,“烤吧串烧”卖100。
我最近的工作日程里,周四晚上算周末夜。我进“烤吧串烧”已经差不多11点,里面只有小刘一人。台湾的餐厅习惯给客人提供小玻璃杯喝酒,600毫升的“18天”大概能倒上4杯。喝第一杯的功夫,我了解到小刘住在台北市周边的新北市,他停进酒吧内的川崎摩托车排量达到1000毫升,台湾叫“重型机车”。
小刘的父亲来自山东诸暨。判断台湾人政治立场的蓝绿很容易,我的测试一般由“你认为马英九干得怎么样?”开始,绝大多数时候都不用问第二个问题。小刘属于绝大多数,他认为“马英九干得不错。他就是太老实,不愿意为自己辩解,宁可整天被对方骂。”
等我开始喝第二杯的时候才有第二个客人,一位个头高高的年轻小伙子。在剩下的450毫升里,我们三人展开了比较广泛的讨论,话题包括国民党的未来、台湾只有重型机车才能上高速公路、台湾经济结构如何转型、为什么韩国最近这些年发展比台湾好、三星是否可能走上索尼的衰退道路等等。
居酒屋的营业时间每晚6点开始,直到凌晨最后一位客人离开的时候才打烊。临走的时候,我用自己招牌式的含混不清的武汉普通话说了一句电影台词,“我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