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与成年男人的奇特历险---电影《成长教育》

标签:
电影成长教育情感 |
分类: 影视 |
16岁的高中生珍妮住在伦敦郊区,她漂亮、聪明、学业优异,老师和父母都认定她会上牛津。珍妮的另外一个特质是早熟。见到同龄的那些毛头小伙的时候,她自然流露出一种因为错位而导致的冷淡。一个懂事特别早的女孩怎么可能对懵懵懂懂的青涩男孩感兴趣?白开水虽然清澈、健康,毕竟没有任何味道。成年男人或许来路不明,肩上挑着各种历史包袱,但如果他整天开一辆好车满城乱转,并且娴熟地调遣着少男们无从掌握的种种讨女孩欢心的必杀技,象30岁的大卫那样,那么珍妮的选择其实已经注定,不需要太多思考,即使她是一个非常喜欢思考的小女孩。
两个监护人偶尔才半推半就,更多的时候是默许。就在这种无阻尼的环境中,大卫一步步让小女孩脱离高中女生正常的生活轨道。由课余时间参加音乐会开始,到周五缺课参加油画拍卖,接着离开家跟大卫一起度周末,下一步干脆去了巴黎。两人跟热恋中的情侣无异。珍妮梦想中的美好生活由文学、美食、音乐、绘画、法国电影和旅游构成,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卫让她的人生愿望一一得到满足。
这部电影根据英国记者琳恩·芭博(Lynn Barber)的回忆录改编,电影叙事基本上从作者即女主角珍妮的角度展开。她没有以那种上当受骗以后的牺牲者形象出现,既不为自己失去童贞而痛苦流涕,更不至于想到求助修补手术以重获美好前程,象今天中国正流行的那样。毫无疑问,珍妮品尝到了人生的一枚苦果。经过这场异乎寻常的教育以后,她已经告别天真,但前途并未因此而晦暗。
电影里的所有主要角色都很棒,扮演珍妮的英国女演员凯丽·穆勒根(Carey Molligan)尤其突出,她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心智远比同龄人成熟的年轻女孩形象。珍妮初入社交场合时的发型和装扮,隐约有几分奥黛莉·赫本的风采,今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应该少不了她。
同样在那个年代,伍迪·艾伦拍过一部经典作品《曼哈顿》(Manhattan)。电影中,艾伦扮演42岁的电视制作人艾萨克,他跟一个未成年的姑娘特蕾西同居。特蕾西的扮演者是作家海明威的孙女玛丽·海明威。跟《成长教育》中的珍妮一样,她也属于年幼却早熟的类型。特蕾西曾经提醒艾萨克说,“前几天我已经满18岁了,你知道吗?我已经合法,但我仍然是个孩子。”毫无疑问,艾萨克同样涉及到对未成年人事实上的性侵犯,只不过那个时代的态度要宽松很多。《曼哈顿》电影中,艾萨克从未东窗事发,他和特蕾西不是罪犯和受害者的关系,他们之间发生的是浪漫故事。波兰斯基当年的行为如果发生在今天,他受到的惩处将严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