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妻子与白人丈夫如何对待政治观点的分歧?

标签:
美国大选奥巴马杂谈 |
分类: 时政 |
北京人张慧杰十几年前来美国,一直住在科罗拉多州的Boulder,离丹佛不远。目前她在丹佛大学做中文老师。丈夫加里在当地经营房地产,生意相当成功。两人的生活也许不能说奢侈,但绝对算特别舒适和精致。
夫妻俩一直住在这栋北美土著泥坯房风格(Adobe)的大宅里,周围30多英亩绿地也归他们所有。主卧室配套的卫生间看上去至少有40平方米,超大的浴缸安放在墙角,墙面由透明的玻璃结构而成。科罗拉多常年日照充足,只要愿意,他们总能够沐浴在阳光中。那是白天的时候,到了晚上还有别的安排。
“浴缸旁边是蜡烛架吗?”看到一个银白色的金属架以后,我问加里。
“是的。”他回答。
“真浪漫,不是阳光,就是烛光。”我感叹道,发自内心的。
“其实都是加里的设计,他比我浪漫多了。”慧杰说。
他们是恩爱夫妻,但政见未必相同。“我属于独立的,或者说中间派。”慧杰说。丈夫呢?“我先生是一个特别坚定的共和党人。”加里从未将手中的选票投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民主党那几天正好在丹佛开全国代表大会,慧杰看了很多关于大会的电视报道,但加里兴趣不大。慧杰笑着说,“比如说昨天晚上民主党的大会,我先生就说我不要再看他们了,听够了他们了。我回家以后看到他没有在看电视,所以我就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哦,今天为什么电视关了,没电了吗?”
四年前在缅因的经历还记忆犹新,我不希望待会吃晚饭的时候,喝他们剩下的葡萄酒。夫妻之间会不会因为政见不同而影响生活质量?我得到了清楚的答案:完全不会。加里说,“我们有时候意见相同,有时候意见不同。这个国家的民众应该独立思考,我不会告诉妻子怎么投票。她要指挥我的时候,我也不会听。”
张慧杰刚来美国的时候,对这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并不算特别了解。她说第一次去参加总统大选投票的路上,加里一再嘱咐,你应该是为你自己选举。你不要管我选谁,你选你的。这就是美国。
那是1996年,张慧杰将选票投给了克林顿;2000年她投给布什;2004年布什争取连任的时候,她投给了民主党的克里。这三次投票,有两次与丈夫不同。加里手中的选票永远属于共和党。
夫妻俩都认为,2008年的总统大选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怎么看待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少数民族候选人、公认具有杰出演讲才华的奥巴马?
慧杰说,“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奥巴马象一种旋风,是一种清新的旋风,然后就一下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政治氛围。但是随着他的演讲越来越多,我总觉得他好像给我越来越空洞的感觉。总是在喊政治口号,或者忙于攻击他的对手,而不是在阐述他自己的见解。”
显然,奥巴马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能赢得张慧杰这样的独立选民的完全认可。至于说她的丈夫加里,奥巴马怎么做也不可能拿下这张选票了。加里认为奥巴马非常有智慧,当然是合格的总统候选人,但他自己更认同共和党的治国理念,所以11月4号肯定会将选票投给麦凯恩。
加里今年62岁。张慧杰应该是文革后新三届的大学生,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青春很多。慧杰还认为,政见不同对朋友之间的友谊也没有多少影响。加里有一个20多年的至交,从来不打折的民主党人,但政治上的分歧从来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
“在这一点上,他们美国人更宽容。作为中国人,我应该学。”慧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