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黛玉的心事为什么不告诉贾母?

(2016-10-17 17:11:25)
标签:

红楼梦

林黛玉

贾母

心事

tytrew:说了那么贾宝玉、薛宝钗。现在说一说林黛玉。
林黛玉同样可以把心事告知于贾母。贾母既是决策人,又是外婆,至于贾母同意不同意那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tytrew博友在芹菜《红楼梦非典型性解读》六十七回下面的评论,tytrew博友的观点,芹菜不敢苟同,原评回复由于字数限制,难以说清,不如在此畅快聊聊林黛玉的思想问题。

芹菜的观点是:林黛玉是不会将自己喜欢贾宝玉的心事告知亲外婆贾母的,为何?

第一,经历遭遇。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10岁前的认知非常重要,是形成性格养成习惯培养感情的最佳时期。这话是有道理的。芹菜身边的一些80年前后出生的女性,因为父母想要男孩又迫于计划生育,便将她们送到亲戚家寄养,其中最多的是送往姥姥家,直至六七岁要上学了才接回自己家,当然这时候自己家也添了弟弟。这些被寄养的孩子有个共性,就是一到了周末,她们总是喜欢去姥姥家,仿佛姥姥家才是她们的家,她们的感情跟姥姥甚至舅舅舅妈都比父母更亲,这说明跟谁一起长大的就跟谁亲,除非那人对她不好。

而林黛玉呢?据书中二、三回,林黛玉是五岁延师学习,一年后母亲去世,父亲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也就是说,父亲让黛玉像儿子一样为母亲守孝并继续留下老师贾雨村陪其读书学习。在过去,儿子为父母守孝需三年(实际是27个月)。这样,林黛玉去外祖母家应该是三年或27月之后。那么黛玉进贾府时多大?5+1+3,已经是八九岁的年纪了。自己的家在她的心里已经留下挥之不去的烙印,陪其度过烂漫时光的父母在她心里也已经根深蒂固了。

贾母当然爱黛玉这个外孙女,的确是仅次于宝玉的那种爱。黛玉刚来时就是跟贾母住在一起的,饮食起居与宝玉等同。但是,一则贾母身边常常是多人陪伴众星拱月般的,黛玉难得与贾母单独待在一起;二则大观园省亲过后,元妃“一纸诏书”令众姐妹及宝玉等进园居住。黛玉搬进大观园后,文中多次写到的就是黛玉与姐妹们或宝玉一块陪贾母吃饭、说笑,后来甚至连吃饭都在大观园了,黛玉见贾母的次数越来越少,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疏远,黛玉那种小女孩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心思很难对贾母敞开,外祖母代替不了父母在她心中的位置。

黛玉慢慢长大、成熟、有心事,而贾母则越来越老越容易糊涂,对黛玉的关心也越来越流于形式,黛玉如何向贾母倾吐心事?再说了,众目睽睽之下,黛玉如果单独去往贾母哪里,会不会引起别人怀疑?去之后能不能单独与贾母说上话?别忘了除孙辈外,王夫人、薛姨妈、凤姐等也是要经常陪贾母打发寂寞的。

二,出身方面。黛玉的父亲何许人也?书中是这样介绍的,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看到没?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探花呀!全国高考第三名有木有!而且林如海之祖上曾袭过列侯,乃国家重臣。如此,黛玉出身于什么样的人家?官宦世袭+书香门第,有权力有才华,当然也有钱。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又是独女,从小被父母假充男儿教养的,林黛玉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耳濡目染,中国文人崇尚的那种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以及文人的铮铮傲骨或多或少地灌注于黛玉体内。这种性格正常情况下可能表现不出来,比如,如果她不是父母双亡,或者是像薛宝钗那样有至亲在身边,能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黛玉也许会像宝钗一样藏锋露拙,不计较别人的看法。偏偏黛玉无母亲无兄弟姊妹,宠爱自己的父亲又不在身边(后来还去世了),自己孤身一人投靠外祖家被外祖母怜惜,吃穿用度全由贾府提供——鬼知道她家的钱财都去了哪儿!
 
这样成长起来的林黛玉一旦离开自己曾经温暖的家,失去了曾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条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在“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的复杂大家庭里,她不免心生提防,时时有寄人篱下之感。于是,她性格里深藏的骄傲气质会不断表现出来,给人感觉是尖酸刻薄、小心眼,常常让周围人感觉不爽,下人们难免觉得她不如宝钗姑娘会来事。
 
那么,答案出来了:林黛玉是不会将自己喜欢贾宝玉的心事告知亲外婆贾母的。即便家世没了,她一颗孤傲的心仍在,她绝不会求人的,尽管对方是疼爱自己的外祖母。书中多次写到她生病,她需要吃人参补身体,哪一次主动告知过贾母?宝钗出于同情还悄悄派人给她送去过人参呢。再者,她一个小姑娘家,哪能告诉别人自己恋爱了,自己喜欢谁?在那个时代,这有点找死的节奏哦。况且贾母是反对自由恋爱的,这点在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里写得相当明白:“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像个佳人?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贾母的态度相当旗帜鲜明。而贾母又从来没有主动探问过黛玉的内心想法,聪明而又傲娇的黛玉才不会往枪口上撞呢。当然,如果是自己的母亲,黛玉也许会流露出自己的心思,母亲真关心女儿的话,一定能看出女儿的心思。黛玉的心思无人问津,这才是她最可怜可悲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