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trew一直是芹菜博客上互动的好友,尤其是关于红楼梦的有关问题,两人经常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真诚而直言不讳,这才是真朋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tytrew即是芹菜博客往来中的益友之一。
     芹菜不怕班门弄斧,坚持在博客上表达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tytrew博友则回回光顾本人博客并不吝赐教,十分令人感动。以下是两人在第67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下面评论栏里的就贾宝玉对林黛玉到底有没有真感情而展开的往来对话。
话题是从探讨薛宝钗开始的:
 tytrew:"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作者多处写兄妹之情,为其悲剧埋下伏笔,因为在意,才被伤。
 芹菜:是啊,血浓于水嘛。
 tytrew:金钏死了,宝钗并无一语悲伤。黛玉死了,宝钗不过是“一旁陪着贾母落泪”。后人多责宝钗冷酷。其实,死者已矣,祭与不祭,有何分别?是把自己的衣服给金钏做寿衣的宝钗更冷酷,还是害得金钏被打了一巴掌撵出大观园、自己却“早一溜烟跑了”、事后又去井边祭的宝玉更冷酷?
我想宝钗是看透了生死,了悟了人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才会如此。她自己也曾丧父,那时的感觉必是天塌地陷。然而生离死别,终究只有看透一途,不看透又能如何呢?我们不要怪宝钗冷酷了吧,她只是知道,个人是个人,个人归个人,彼此不相干。如此,又何需徒然伤心?
芹菜:可是,如果宝钗真是看透了,那她就不应该答应跟宝玉成婚,她明明知道宝黛的感情有多么深厚。她既然自己了悟了,何苦又害得别人不爽?虽然那时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宝钗在家里是有发言权的,而且对方是她的姨娘家,沟通一点问题都没有。
 tytrew:“如果宝钗真是看透了,那她就不应该答应跟宝玉成婚,她明明知道宝黛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这是很多读者的想法,我试着回答。
1、“她明明知道宝黛的感情有多么深厚。”这个大概是读者的想法,对于宝黛的感情薛宝钗如何想,书上没写,我不知。宝黛的感情远远没有一般读者想的那么深厚,证据:贾宝玉从未与贾母、贾政、王夫人说过此事。
2、薛宝钗有权利与任何人成婚,包刮贾宝玉。以她的经验与经历很难想象木石不成,对林黛玉打击会有多大。证据:薛宝钗顶住了金玉破碎。木石不成,林黛玉还是少女,但金玉破碎薛宝钗已是人妇,处境更难,简言之,从俗情常理看,金玉破碎的强度大于木石不成。
 芹菜:“对于宝黛的感情薛宝钗如何想,书上没写,我不知。”如果作者都写得清清楚楚,那红楼梦还算是名著?作者没写而读者不断去揣摩,这才是小说家的高明之处。的确,宝玉一直表现得像个孩子,缺少男人的担当。宝钗明明知道宝玉的心不在她身上,却愿意与之成婚,我的观点是,宝钗作为一女孩,长期待在家里(贾府),自己无法认识其他外姓男子,她的母亲及姨娘又想促成二宝婚事,故一直没让外人或媒人提亲;遍观贾府那些表兄弟,也只有宝玉从年龄身份性格等与自己相对匹配。宝钗还是没看开呀。真了悟了,她会宁缺勿滥的。
 tytrew:“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
这是现实主义的态度。不要说对别人,薛宝钗对自己同样如此。   宝玉出家,连偏房名份都没有的袭人还玩起了晕倒,然而宝钗“虽然痛哭,那端庄样儿一点也不改”。
 没有这种意志,如何能面对残酷的人生。薛宝钗是红楼梦里经历生死最多的:薛蟠打死人一次;薛蟠待处斩一次;贾宝玉差点死一次;夏金贵死一次,贾宝玉离尘一次(等同于死)
 芹菜:如此,适宜出家的是宝钗而不是宝玉。
 tytrew:远在36回贾宝玉就知木石不成:36回“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芹菜:宝玉忧心更多的是自己能不能与心爱的林妹妹在一起吧,所以才每每暗伤。
 tytrew:宝玉真正接受‘木石姻缘’,明确表示想和黛玉结婚的情况只出现在两个场景中。一次是他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三十六回)。另一次就是在他已经丢了玉,失魂落魄的时候,凤姐设计了掉包计,对他假说:‘老爷已择了吉日,…给你娶林妹妹过来,好不好。’宝玉的反应是大笑,要去瞧林妹妹,让她放心,还说了自己的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她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等一些半疯的话。后来便是‘虽是失玉昏聩,但只听见娶了黛玉为妻,真乃是从古至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畅心满意的事’(九十七回)。作者把宝玉对自己婚姻的两次明确表态分别放在了梦中和疯癫的状态下,其寓意是明确的。宝玉在清醒的时候对婚姻的态度是否定、拒绝的。
 芹菜:所以说呀,宝玉的个人意志是想娶林妹妹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tytrew:梦与现实毕竟有差别,肯定有相同部分。梦大概更多代表个人意志,现实有更多体现社会性。
 芹菜:红楼梦中的梦不就是现实么?比如甄士隐的梦,比如贾宝梦游太虚幻境。
 tytrew:贾宝玉从未想过成人、婚姻这些后事。试想,宝玉那么被贾母溺爱,他又‘一心看准了’黛玉,他为什么不能早早‘就咕咕唧唧地’找贾母去说他想娶黛玉的事情呢?如果他早说明白了,非黛玉不娶,别人且不说,贾母会不认真考虑他的话吗?
 若如此,木石早成了上万次。当然,如果他不得不结婚,黛玉是他的第一选择
芹菜:宝玉第一爱的是黛玉这点是肯定的,宝玉的问题就是他一直拿自己当个孩子,缺少作为男人的担当,因而没有主动去向长辈们挑明自己的选择,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虽然不完全赞成博友的观点,但您的深钻细就确实令人钦佩!遥致问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