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他的故事虽然不多,但他的起伏经历与贾府兴衰有着直接关系。他的宦海浮沉的人生轨迹似在昭示人们:一个有为青年是如何堕落至锁枷扛的。
贾雨村原本一穷儒,因祖宗根基已尽,无奈流落到苏州葫芦庙暂且栖身。但这样一个落魄青年仍具有远大抱负,困居破庙却表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从他的口占一绝也可看出此人具有非凡才气,后得乡绅甄士隐友情资助进京赶考,果然高中进士,不久便升为知府。贾雨村似乎时来运转、前途无量了。
然而贾雨村的张扬个性非凡才气,使他不免侍才傲物,因而得罪了同僚及上司,“虽才干优长”仍然被上司“寻了个空隙”参了一本,可怜的贾雨村还未来得及大展鸿图即被免了官。
被削了职,贾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愧,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嬉笑自若”,将“家人送至原籍,安排妥帖,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一个洒脱不羁的封建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这时的贾雨村完全是一个顶天立地且拿得起放得下男子汉形象。
贾雨村云游到了扬州,得两个旧友帮忙,成了年幼的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一次闲游,贾雨村巧遇昔日都中故交冷子兴,此“旁观冷眼人”之冷子兴虽是一商人,却精于官场之道。正是他提醒贾雨村林家与贾府的关系,贾雨村终于羞答答地求上了黛玉之父林如海,然后凭着林如海的荐书,拿着“宗侄”的帖子,贾雨村拜见了时任工部员外郎的贾政,然后经贾政王子腾从中周旋,贾雨村便轻而易举补授了金陵应天府.
贾雨村初次尝到了攀附权贵的甜头,但并未泯了良心。上任伊始,仍想有一番作为。当他听说有人打死人命,居然逍遥法外,不禁大怒:“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并立即发签着人缉拿凶犯,不料却被门子使了个眼色,暂缓发签。这门子原来是贾雨村栖居葫芦庙时的熟人,而且比冷子兴更熟谙于官场,他抄录的官场“护身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官场经,令贾雨村有着醍醐灌顶之慨,对他无异于一次大洗脑。于是贾雨村草草结了此案,只不过让薛家多出点银子罢了。
贾雨村本可以搭救恩人的女儿英莲,替她伸张正义,并为其找个好的归宿,却在良心与仕途之中选择了后者,而且结案后急忙作书贾政王子腾“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一次断案经历,就这么使贾雨村完成了由有为青年到忘恩负义巴结权贵的阴险小人的转变,及至他后来的所做所为以及锁枷扛的结局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