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情感故事休闲谈天说地杜牧 |
唐代大诗人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他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又专门为其举行一次赛船水戏,引得全城仕女都出来观看。杜牧却没有相中一名美女。后来,他遇到一老妪带的十来岁的小姑娘,认为将来必成绝色佳人。于是,给老妪一些财帛定聘,约定十年之内他必来当湖州刺史,再行迎娶。如十年不来,姑娘自可另嫁。
诗歌表面上是说自己赏春来晚了,已是春尽花残,树枝上早已结满了子.实际上在说自己与人约定的日期已过,当年的小姑娘已嫁人生子,奈何奈何!
如果单看这件事,杜牧直是一痴情男儿.其实大诗人杜牧堪称风流不羁.可以说他风流得别具一格,风流得声名远播.杜牧31岁,在牛僧孺镇守扬州期间担任掌书记(文秘)。扬州繁华可谓天下第一。张祜在诗中写道:“十里长街市进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杜牧也曾写诗《扬州》:“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除了风景之美,扬州还是全国著名的烟花之地,花街充盈其间,诗人王建有诗形容当时的场景:“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相闻。”
好风喜月的杜牧,常在花街柳巷游走,而且夜夜不归。年少轻狂的杜牧自以为聪明过人,无人能知。在他要转任待御史的候,牛僧孺才在别宴上劝他要“节俭风月情怀”。杜牧还说“某幸常自检守”,意思就说我这个人还是本份的。当场引得牛僧孺大笑不已,让人取出一只书篓来,里面记有杜牧在扬州期间的密报近千篇之多。原来,牛僧孺担心花海丛中的杜牧的安全,每天都特派有兵卒在其身边保护,而杜牧沉醉其中,竟全然不知。杜牧见此,又愧又羞。后来杜牧回忆在扬州有"保镖护驾"逛青楼的日子,写下了人们熟知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字词之间,满是艳情。杜牧的风流轶事,与他的才华一样,传之于世。
前一篇:由<<清明>>看汉语的奇妙性
后一篇:风味小吃般的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