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OK”共享厕所不“OK”:1.5万元的奖补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2024-11-13 10:02:37)

王学进:OK共享厕所不OK1.5万元的奖补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2018年,为补足中心城区公厕数量不足的短板,宁波市鼓励沿街店铺向社会开放内部厕所。同意开放的店铺外墙挂蓝色OK”标志,市财政对海曙、江北、鄞州三区开放内部厕所的店铺按每年0.3万元/厕位,最高不超过1.5万元/厕位的标准给予奖补。但最近记者调查得知,OK”共享厕所不“OK”,牌子形同虚设。(1113日《宁波日报》)

OK”共享厕所不“OK的原因除了管理不善,更主要的还是知晓率不高。刚刚笔者在编辑部做了个小调查:除了一位女记者看了昨天甬派的相关报道知道OK共享厕所的标志外,其余都不知道,惭愧,我也不知道。做新闻的尚且不知道OK是啥意思,更别说普通市民了?这是否暴露了有关部门在落实共享厕所的问题上存在懒政甚至不作为现象?

作为纳税人,此刻更关心的是1.5万元的奖补哪里去了。每年0.3万元/厕位1.5万元/厕位的区别应该是由开放店铺的档次来定的,如果一家高档店铺有男女厕位810个,按每年1.5万元/厕位来奖补的话,一年奖补十多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同年9月,宁波市中心城区有362家沿街店铺内部厕所对外开放照此计算,数目更加可观。

   试问,这笔钱是怎么分配的?由哪个部门掌管?有监督吗?有审计吗?有公示吗?每一笔出自财政的钱都是纳税钱,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起到什么效果,都要向纳税人、向社会、向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交代得清清楚楚。

   但实际情形又如何呢?记者询问了两位店主,一位答曰:店铺的水费是通过手机软件缴纳的,和周边商铺没有区别,没有享受到任何减免。另外,两年来也没有收到过开放厕所可以获得的奖补。另一位则说:最初店铺确实获得过一定补贴,后来补贴就停了第一位店主称这家店铺是前年从任老板那里接手的,任老板未提及OK”标志的事,当然也无从知晓有没有获得政府奖补,更不知道为什么到他接手时就没了。第二位店主的回答更让人摸不着头脑,明明这家店铺迄今为止都在开放共享厕所,随时欢迎市民进店如厕,但不知为何,政府奖补没了。

   这也太随性了吧?想给就给,想不给就不给,也不给出个解释、理由,财政的钱难道可以随便使用的吗?此间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在此,我要提几个疑问:奖补共享厕所的这笔钱有没有进入财政年度预算?由哪个行政部门支配?自2018年至20246年间,共支出多少?有审计报告吗?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私自挪用、克扣甚或贪渎情况?所有这些,都应该追溯倒查,给公众一个交代,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4/11/13/03062896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