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老木匠新梦想》走红:让传统工艺继承和发扬下去

(2024-11-06 11:15:01)

王学进:《老木匠 新梦想》走红:让传统工艺继承和发扬下去

 

“老木匠,老木匠啊……老木匠,手中有乾坤,老木匠,脚下有梦想。”最近,一首名为《老木匠 新梦想》的宁波原创歌曲悄然走红。歌中的老木匠叫郭永尧,是土生土长的宁波慈溪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这首歌深情地向大家讲述了位白发苍苍的老木匠在数十年间坚守手艺、传承技艺的故事。116日《宁波晚报》)

在撰写拙评之前,笔者特意欣赏了歌曲视频,明白了此歌走红的原因: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传达出了老木匠的新梦想,即希望木作工艺能够在新时代得以继承和发展下去,不至于后继无人,从此失传。更确切地理解,应该是表达了词曲作者希望所有优秀传统工艺都能当作地域文化瑰宝能够继承和发展下去。

  毋庸讳言,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开始没落,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处境不少传统工艺都面临着生存的难题。《新商报》曾经做过调查,目前传统木匠的普遍年龄在45岁以上,年轻人几乎没有再学木匠的了。原因是,年轻人爱赶潮流,都想赚快钱,而木工社会地位不高,学徒时间长,工作环境不好,劳动强度大,收入不是特别高,故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花三年时间跟师傅去潜心学艺,安心做一个木匠。

  笔者理解年轻人的选择,但真心不希望传统工艺就此失传。令人欣慰的是,《老木匠 新梦想》走红的背后恰恰传递出了人们的心愿:传统工艺不能丢。丢了传统工艺,就是丢了“工匠精神”郭永尧等匠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传统工艺追求精雕细琢、专注细致的制作方式“工匠精神”,在质量粗糙的快速消费品流行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虽然大工业生产与技术革新增进了产品输出的效率和进度,但技术代替艺术、机器代替手工、共性代替个性、数量代替质量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力推中国制造的同时应提倡工匠精神”。

2017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这意味着“振兴传统工艺”被纳入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传统工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期

那么,怎样才能振兴传统工艺呢?途径有三:其一,传统工艺需要求新求变,譬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合现代创意和设计,以创新的方式传承传统工艺其二,政府扶助,动用一些行政手段,提高民间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制订出台关于推动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建立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其三,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现代教学体系代替师徒相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带徒效率和规模,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统工艺队伍。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4/11/06/03062712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