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以教师节的名义致敬山村教师梅建芳

(2024-09-09 10:34:33)

王学进:以教师节的名义 致敬山村教师梅建芳

 

   今年9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甬派、现代金报推出《致敬!40年!》教师节系列报道聚焦这些年里对教育事业有过杰出贡献的教师。96日推出的是梅建芳老师的报道,梅老师长年在宁波宁海县桑洲镇初级中学任职,既当班主任,又兼任“宿管阿姨”等角色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长达33梅建芳今年55岁,原本可以退休的她,选择继续留在大山。(96日甬派)

   这些天我在追剧,一部由佟丽娅主演的献礼片——献给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的电视剧《春风化雨》,剧情围绕女教师安颜师范毕业后分配到贵州一所山村学校和平中学任教展开,真实地反映了做一位山村教师的不易,因为热爱教育和割舍不下山里的孩子,安老师一次次放弃了进城的机会,最终导致离婚。山里孩子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好,很难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还要面临生源流失的困境,做教师的是继续坚守还是随学生进城,成了一道难解的课题。

   可贵的是,以安颜为代表的和平中学的教师大多选择坚守在山村教育的岗位上,即便安颜被组织安排到一所易地搬迁扶贫学校任校长,她仍然心系山村教育,一心扑在山村教育上。  

在安颜身上我看到了梅建芳的影子。但在我心里,梅建芳比安颜更高大,更感人至深。安老师是一个经艺术加工塑造而成的影视形象,集中了众多山村教师的优秀品质,是一个典型;而报道中的梅老师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完全是本色出境:1991年宁波师范学院毕业至今,在桑洲镇初级中学整整坚守了33年;由于桑洲地处偏僻,留在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有的家庭离异,有的父母外出打工生源质量可想而知,教育教学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可即便如此,她还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破除“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她从不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从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笔记质量、考试成绩四个维度给学生评价打分考试成绩只占30%

以梅老师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以及个人获得的荣誉,——多年来,梅建芳先后被评为“宁海县十佳爱心教师”、宁波市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她力量“领军人物”,荣获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等她早就可以进城与家人团聚了((结婚后她把家安在县城),但她义无反顾选择留在这所山村中学。不知者以为她傻,知她者则会报之以深深的敬意。

在此,我不想去探究她为何坚守山村教育的心理动因,只想引述她的一句话,让大家得出结论。她把学生送的自己晾晒的菊花茶摊开给记者看时,动情地说:“我会在打开抽屉时,看见孩子们给我放着热气腾腾的烤番薯,当学生们送我一个麦饼,或者掰开桔子分我一半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幸福,这可能是城里的老师无法体会的。”说这话的时候,她一脸幸福。

原来如此,33年来,梅老师是如此爱着山村教育,是如此真挚地爱着山里孩子,同样,山里的孩子和家长也如此这般“宠”着梅老师,师生之间这种双向奔赴的爱是如此淳朴,如此感人至深,换得你我,会忍心离他们而去吗?

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教育,这些年,各地为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在想方设法加大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除了加大财政投入,重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选拔部分农村教师进入城市学校跟岗培训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长计议,做强山村教育,更需要有梅建芳这样扎根山村学校的教师,爱生如子,乐于奉献,把一生所学献给乡村教育,在成就山村孩子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梅老师的事迹是千万乡村教师奉献精神的写照,有这样的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就有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