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叫停“打卡”式作业更待何时
刚刚在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上看到一则@镇海区教育局的题为《教书育人还是误人》的帖子,发帖网友是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反映说,镇海区崇正书院各科老师每天布置作业让家长给孩子拍视频钉钉上传打卡,让家长不胜其烦,认为这是一种恶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能放任不管。(5月9日中国宁波网)
注意帖子的开头:“相信我反馈的问题很多家长都深有同感。”此言不差,诸多家长苦“打卡”式作业久矣。帖子中提到的三个疑问,道出了广大家长的共同心声。不知为何,这则@镇海区教育局的帖子,7号发出,两天过去,至今未见回复。
作为家校共育的一种方式,让家长参与打卡承担孩子的部分学习事务,初衷不可谓不好,但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突出的是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逐渐偏离了家校共育的初衷,因此一些地方叫停了“打卡”式作业。早在2020年,杭州市一些学校就开始叫停“打卡”式作业,今年4月,长沙市教育局发文,明确提出:“教师不得在班级微信群、QQ群或钉钉群以及其他各类教育App等布置‘打卡’式作业;注重正向评价和引导,不得公开点名批评,注重保护孩子和家长的隐私。”全面叫停“打卡”式作业。
其实,宁波市也有类似规定。2021年6月,宁波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一项管理是有关作业的,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对照通知,崇正书院违反了两条规定:给小学一年级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给家长变相布置作业。
宁波市教育局下发这则通知,一是为了贯彻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二是为了落实当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可见,叫停“打卡”式作业,是上至教育部下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的要求,各校都应该遵守。
本着“双减”精神,镇海区教育局应及早给出回复,及时叫停某些学校的“打卡”式作业,给学生减负,给家长减负,也给老师减负。纠正一下,发帖网友认为,热衷于布置“打卡”式作业的老师是“不作为,图省事,是转嫁责任的体现”,“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其实陷于“打卡困局”的不仅是家长,还有老师。当打卡成为一项硬指标,给家长布置任务、统计完成数据、逐一通报未完成学习的人员名单,也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也有苦衷。
是到叫停“打卡”式作业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