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师人人有责
(2024-01-22 10:43:30)王学进: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师人人有责
陌上青
1月19日下午,在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体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2024年宁波市15项民生实事项目,其中与教育系统相关的项目有3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青少年课余成长服务、中小学学位重点扩容工程。(1月20日甬派)
总共15项民生实事项目,教育就占了三项,足见代表们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此乃宁波教育之幸。其中列为第一项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尤其值得注意。这些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南都民调中心曾于2020年12月对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做了问卷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主要表现包括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缺乏自信、考试焦虑。
有鉴于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此次宁波市“两会”将之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实乃民心所向,民意所在,好得很。
根据项目计划,今年宁波除了完成1个市级、10个县级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建设提升改造,完成1家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10家区(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辅导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改造外,重点还要完成800余名专职心理教师专题培训和中小学其他教师普通培训全覆盖。市教育局计划实施宁波市教师心育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扩大“医教跟岗”实施范围,强化“导师制”带教模式,通过两年分层分类培训,提升所有教师心育能力。这表明,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不仅是专职心理教师的职责,而是成了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
上述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学生及家长均认为“学习压力过大”是使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首要原因,其中,分别有超九成小学生、超七成中学生首选“学习压力过大”。而受访老师的观点则与学生及家长不同。他们认为,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才是使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首要原因,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超过学习压力。这不是事实,笔者不认同教师的观点。显然,教师这么说有推卸责任之嫌。
宁波有多少教师持这种观点,没调查,不好说,但不能说没有。宁波市教育局准备实施的教师心育能力提升项目明确,全体教师都要接受两年分层分类培训,重点强化危机识别能力与家校沟通能力,全面提升心育素养和日常监测水平,也就是说,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全体教师责无旁贷。解铃还须系铃人,从新学期始,宁波市所有中小学教师都要把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民生实事来重视,主动配合市政府、市教育局的专项工作,积极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心育能力,贯彻实施“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争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