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盖章实践作业”何时休
即将开学,孩子忙,家长忙,社区也跟着忙。后者忙什么?忙盖章。8月22日,宁波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称,当天,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社区盖了20多个章。其中好多章都是假的,孩子明明没参加社会实践,但架不住家长的软磨硬泡,社区工作人员最后还是在表格上盖下了印章。(8月31日《宁波晚报》)
“盖章实践作业”存在多年了,大家已经见惯不怪了。早在2016年8月31日,文明宁波发了个评论《暑期社会实践盖个章了事,谁在糊弄谁?》,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介绍道:又到开学季。这几天笔者接待了好几位朋友,都是要我帮忙“盖章”,证明他的孩子参加过我单位的社会实践。有点尴尬,此章“盖”还是“不盖”。盖,是明摆着作假;不盖,伤了朋友面子。最后,“章”是盖出去了,可“问题”却留给我了。
此种尴尬情形与上述报道如出一辙。这么多年过去了,广受诟病的“盖章”作业依然大行其道,这是社区的悲哀,还是学校的悲哀?答案显而易见,社区帮家长盖假章,是出于无奈,人情社会,任谁也难以免俗。当然,社区不坚持原则,盖人情章,有错。但板子不能打在社区工作人员身上,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在学校。
难道学校真的不知道,盖在社会实践活动表上的章有多少是真的?难不成学校甘愿受糊弄?学生和家长拿着盖有假章的表格糊弄班主任,班主任又拿着统计数据糊弄学校,学校还得将全校的统计数据上报教育局,一级蒙一级,结局是皆大欢喜:放假前布置的实践作业如期完成。
形式主义害死人。一项好好的社会实践作业,竟然被形式主义搞成了“盖章”作业。造假作业,完全背离了其初衷。本来嘛,按照上级要求,向中小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暑期,深入社区、街道、工厂企业等参加社会实践,旨在让学生熟悉社会、服务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殊不知,一颗假萝卜章让活动完全变了味,助长了全社会的造假之风,最终好事办成坏事:教唆学生造假。
“盖章实践作业”可以休矣。进入新时期,社会实践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与时俱进,同样,盖章这一老掉牙的检查方式也应该翻新。开学初,学校、老师很忙,确实抽不出时间认真检查实践作业,这点能理解。既如此,何不革除盖章这一老套套,改用其他检查方式,如要求学生用拍照打卡记录实践活动,上传班级微信群,或者让学生在课内陈述实践活动情况,实事求是,不得说假话。前提就是,教育行政部门不要再拿统计数据考评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作业的质量,学校在布置实践作业时也不能太死板,追求一律,而是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性,如此,多元化、开放性的实践作业一定会深受学生欢迎,他们也大可不必用盖假章方式糊弄老师了。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3/08/31/030519802.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