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落花不扫:城市管理需要拿出更多的“绣花功夫”
(2023-03-07 10:36:03)王学进:落花不扫:城市管理需要拿出更多的“绣花功夫”
据宁波市城管环卫和园林部门消息,近年来,结合“一路一策”,经过树种优化调整,宁波市道路上已形成14个落花不扫专属区域,目的就是为了留住春色,为过路的行人增添别样的春趣。(3月6日甬上)
看罢此则消息,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深秋季节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黄叶遍地的美景。虽然我无缘赏玩过此等美景,但知道这是巴黎市政部门有意为之:落花不扫,为各国游客呈现最美的秋景。而今,宁波也有了14条落花不扫的城市道路。对此,我满心欢喜,举双手赞成。
我不想细说落花不扫的意义,只想表达一个观点:以此为契机,在城市管理上拿出更多的“绣花功夫”,做好各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要确认一点,落花不扫并非真的“不扫”,而是扫得更加精心、更加整洁。保洁人员会结合路面实际,用专用工具如吹风机等对垃圾和部分残花进行清理,循环捡拾隐匿在落花中的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垃圾,保留色泽较好的落花,使落花景观更加“纯粹”。如遇风雨天气,为保障行人通行安全,保洁人员会对道路进行全面清扫保洁。
想想看,为打造最美的落花景观,保洁人员得付出多大的精力和时间成本,环卫和园林部门得付出多少的检查监督成本,但只要能够满足市民的审美情趣和欲望,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再就是要正视一点,“落花不扫”道路的出现,与“不见一片落叶”的保洁规定相悖。如果机械地执行陈规,就不可能有落花不扫的美景,即使有也难以为继。因此,需要管理部门转变观念和思路,确立全新的审美观:落花不扫既是自然美,也是人文美,绝不会影响市容市貌。
14条落花不扫的城市道路就像是14面镜子,照见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审美趣味,同时也照见了管理者开放包容的治理理念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