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酿桂花、打稻谷:大兴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之风
(2022-10-31 15:07:03)王学进:酿桂花、打稻谷:大兴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之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项目化学习正是综合体现上述精神的学习活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并且提出了“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硬性要求,可见开展项目化学习不是一项可有可无、即兴式的教学任务,而是要将其当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教改项目,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开展推进下去。
作为一项新的教改项目,在落实推进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探索和总结的地方。从我市一些学校的试点情况看,有成功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总结提高。下一阶段,还需聚焦如何从“碎片化的学习”走向“整体性的学习”,以“输出学习”带动更加深入的“输入学习”方面着力,围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创立几个成功案例,譬如报道中提到的两所学校的案例就比较成功,值得借鉴学习。
在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推动项目化学习走向常态化,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二是要组建推进项目化改革的核心团队。新课题,新任务,单靠某个学科教师是难以胜任的,因为项目化学习的一大特点是跨学科,所以必须要组建一支由各学科教师组成、学校领导担纲的教研团队,坚持实践探索,定期研讨交流,加强校际沟通,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改革评价标准,突出表现性评价。项目化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采取团队形式,学生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的经历,以及交流研讨的过程很难做出量化评价,所以应该找出综合性教学、项目化学习、表现性评价之间内在的联系,将此当作下阶段教学改革的难点予以突破,带动我市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http://daily.cnnb.com.cn/xdjb/html/2022-10/28/content_133908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