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开学典礼需要形式创新更需要立意提升
又到了开学季。今年的开学典礼怎么举行?答案来了。8月31日,一场特殊的开学典礼在宁波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植物园举行。鄞州高级中学高一(4)班的同学们在这里听了村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的课,看了美丽乡村的模样,真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31日甬上教育)
开学典礼需要创新。也不知从何时起,开学典礼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比如我们熟悉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代表发言,然后是校长讲话,中间穿插颁奖仪式,由校领导宣读上学年获奖学生名单,然后,获奖学生鱼贯上台领奖,背景音乐也是大家熟悉的进行曲,最后是敬礼,合影,照相,全场热烈鼓掌。就连在主席台就座的嘉宾都是按尊卑秩序一字排开,凸显的是“官本位”意识,会给学生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大家自己琢磨。
有鉴于此,近年来,伴随着央视推出的“开学第一课”,各地中小学纷纷创新开学典礼,花色典礼层出不穷,如“移师”孔庙,新生着汉服、入太学、拜先师、诵论语;抑或移师“动物园”,特邀嘉宾有羊,有鸭,还有孔雀!或者移师“开心农场”,让学生在体会农地劳作中接受劳动教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考之这类花色开学典礼,有一个明显缺陷,即形式很新,但立意不高,热闹有余,成色不够。
上述报道中提到的此次开学典礼,除了创新形式,还在于立意深远。活动策划者、该班班主任虞淑燕老师很有头脑,事先她做足了功夫:先是从新闻报道中得悉湾底村是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之一,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这个村子正朝着“零碳村”前进,村里拥有“乡村大脑”,也拥有地源热泵节能系统的植物园。再是联系村书记蔡国城,告知她要带新生来此举行开学典礼,邀请他介绍相关情况;然后通过蔡书记约好了村官顾雁冰(村里“数字化”建设的负责人),由他介绍“数字化”建设的成果,让同学们了解到“乡村大脑”不仅能掌握整个植物园的电力设备,还能及时掌握村里独居老人的生活情况,给予村民们更精准的关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