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实现教育共富需要有更多的特岗教师下沉到镇乡学校
(2022-07-14 10:43:59)王学进:实现教育共富 需要有更多的特岗教师下沉到镇乡学校
陌上青
宁波虽然是发达地区,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为实现教育共富,这些年,宁波为提升镇乡教育的办学水平出台了很多措施,如组织城乡学校教共体,选派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去镇乡学校支教,启动银龄计划,招募退休教师、教研员担任镇乡学校教师的指导教师等,且收到了一定实效。
这还不够,今年在评选学科骨干教师中又有所创新,首次评选10名特设岗位教师。根据文件精神,这10名特岗教师,不占原有名额(等于额外增加了10个骨干教师名额),评上的10名特岗教师,到对口学校任教的年限不低于6年,并将老师的人事关系直接迁入镇乡学校。如果愿意继续留在特设岗位所在学校任教,教育部门予以鼓励支持。
显然,这一制度安排较延续多年的支教行动更积极,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当会更显著。这不仅因为10位老师是首批享受该项创新举措红利的佼佼者,其自身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还因为随迁人事关系,签订服务协议,延长支教年限,能让他们以一位受援学校的正式教师而非临时教师的身份安心从教,做出成绩,这显然要比通常的支教年限一年至多二年的“镀金”挂职更能保证支教成效。
为对标共同富裕先行市的新定位,去年底,宁波市发布《初中学校全面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旨在重点破解学校发展、师资力量等教育发展难题,实打实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根据计划,到2025年,宁波将实现1/3相对薄弱的初中办学水平显著提高,1/3内涵发展较好的初中建设成为现代化学校。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县域内初中学校资源配置优质均衡校际差异系数小于0.30。
要求不低,而且时间紧,为达成这一目标,教育行政部门除了加强紧迫感,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改革举措,以非常之力和创造精神,推动实现城乡教育共富的宏伟目标。此次评选学科骨干教师中额外评选10名特设岗位教师,就属于创新之举,值得称道。希望这一评选办法年复一年地延续下去,因为它对于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市所有相对薄弱初中与优质初中结成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和便利。
http://daily.cnnb.com.cn/xdjb/html/2022-07/12/content_132617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