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心理关爱:儿童节最好的礼物
(2022-06-01 11:06:24)王学进:心理关爱:儿童节最好的礼物
儿童节到了,大部分小伙伴们都在欢度自己的节日,但也有部分儿童过得并不开心。记者在宁波市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诊疗中心了解到:门诊和心理咨询预约量爆满,病房里的小患者爆满。该诊疗中心主治医师胡长舟坦言:这几年,各种因为家庭矛盾、学习困难导致的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层出不穷。(6月1日《宁波日报》)
两个“爆满”,足以说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确实很严重。调查显示,1/5左右的孩子会有心理方面问题,但得到合理诊疗的比例却不到20%。患者和诊疗之比太不成比例,这也意味着,有相当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会因为得不到积极干预和心理诊疗,致使心理问题逐渐加重,最终不但会荒废学业,严重的会危及他们的健康成长。
导致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一是家教不当,如只关注学习成绩,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要么失之纵容、顺从、溺爱,要么严而无度,动辄打骂训斥,缺乏耐心细致的心理沟通,没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家庭关系,随着社会日益开放,近年来离婚率逐年增高,大量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失父爱或母爱,失去应有的呵护,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怪癖、急躁等变态心理。三是学校原因,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老师关注的重点是学业成绩,至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则关心不够,有的选择性无视,有的即使注意到了,也把责任推到了家长身上,鲜有自觉地履行起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咨询和干预的责任。
胡长舟医生的话值得注意,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既然这么严重,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就目前而言,有几点是可以先做起来的:
其一是将“双减”进行到底,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他们在适度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其二是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指导。老师要承担起指导责任,要求家长协同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可以分期分批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介绍孩子在校的表现和他们的心理状况,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教子方法和技巧;其三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老师要将平时观察到的学生个人的爱好特长、性格类型及特征、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及学习成绩等情况,及时填入档案,以便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通;其三是建立对学生家庭的家访制度或者开通家长求助热线。班主任要定时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并且要将家访所获悉的情况记入档案。对那些已经开始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更要通过热线电话,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从学习、生活、心理方面对他们实施指导,给予关心和爱护,尽可能将儿童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