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宁波范”值得效仿
宁波的菜市场越来越有“范”了,这是广大宁波市民的共同感受。这种“范”不仅体现在环境的整洁,设施的完备(如设置有专业的检测室、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大数据的实时展现),还体现在人性化服务上,如理个发、补条裤子啊什么的,都能找到理发店、修补小店。(12月23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
“暗搓搓、脏兮兮、闹哄哄”,这是菜市场给人的惯有印象,人们也早就见惯不怪,以为这是菜市场与生俱来的属性,改不掉,也没法改。所以,有好多市民冲着这点,就不愿意去菜市场,尤其是年轻人更不乐意去菜市场买菜,宁愿吃外卖。
其实,这是认识误区。看了上述报道,方知菜市场完全可以呈现出高大上的风貌。这得益于宁波自
通过建章立制,提升了管理能力,菜市场面貌发生了巨变,一种颇具宁波特色的“范”开始树立起来了。
审视这种“范”的内涵属性,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即菜市场不仅仅是买卖蔬菜的地方,它还是服务人的场所。正如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市场合同监管处相关负责人所说,“农贸市场作为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兼具民生属性和经济属性。”应该说,其经济属性体现得够充分了,但民生属性则没得到充分体现。所以需要重新定义菜市场的功能、属性,扩大它的服务范围,把交易功能和服务功能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市民。
观念主导行动,思路决定成效。在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后,宁波全市的菜市场发生了蝶变,经济属性(交易功能)得到了更好体现,民生属性(服务功能)有了进一步凸显。以北仑霞浦街道的菜市场为例,不仅备有公平秤、口罩、共享充电等,还设有志愿服务队驻点,一周七天提供不重样的便民服务,周一、周三有爱心理发,周二提供义诊,周四有主题各异的咨询服务,周五红娘为爱牵线,周末两天还能免费缝补……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宁波范”是不是让人大开眼界,茅塞顿开?宁波经验为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21-12/23/content_130185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