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给孩子们补上一堂公益课吧
“男孩发现路旁消防栓漏水,主动报警告知。”这事发生在上个月的18日晚上。当晚,宁波鄞州区邱隘镇中心小学的董麒睿和家人在鄞州区百丈东路散步时,发现路边的消防栓正在往外冒水,于是他向父母要来手机,先是打了“119”,再联系到自来水公司,将具体定位和现场描述给抢修人员。等到抢修人员到来并解决消防栓漏水问题后,他才安心离开。(9月6日宁波晚报)
一桩很小很小的小事,却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反响。当时由于等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间耽误有点久,麒睿妈妈自己也被孩子感动到了,于是随手拍下视频,发在记录孩子生活日常的微信账号上,没想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视频不但收获了600多万浏览量、近25万点赞量,连新华网、参考消息、中国消防、环球网等媒体都纷纷转发。
透过现象看本质,小麒睿的举手之劳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其背后隐含着的一种高尚品格,即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一种公民的自觉自知的参与精神,简言之就是公益精神。消防栓漏水比较常见,但很少有人(包括成人)会像小麒睿那样看到后打“119”报警,大多是熟视无睹,走自己的路。事不关己,何必自找麻烦呢?
不知者以为小麒睿有点傻,知其者却会为他点赞。说实话,当今社会,具备小麒睿这样的公益精神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举目所见,多是那些只顾自身利益、自私自利、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利己主义者。2017年2月22日,钱理群教授曾说,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此言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诚哉斯言。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大学,我们的教育确实都在实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把考高分、考名校当做人生最大目标灌输给孩子,什么“多考一分,干掉千人”,“有来路,没退路;留退路,是绝路”,“今日浪费一分钟,来日后悔一辈子”等等,够励志的吧?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有我无他的功利主义教育,造就了一大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两相对照,我们不是更能感觉到小麒睿同学的可贵吗?小麒睿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善举,是与其父母和老师从小对他进行公益教育分不开的。据他的班主任史华波透露,董麒睿一直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小男子汉”,经常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且热心公益事业。7月24日,董麒睿将辛苦积攒的零花钱,通过公益渠道捐赠给河南暴雨受灾群众,给班里的同学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妈妈说:“学校老师常常教育孩子要做好事,所以孩子平时也挺乐于助人的,过马路时看到自行车倒了,也会随手扶起来。”
向董麒睿同学学习!我们更要向他的父母和老师致敬!你们教育有方,把孩子培养成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的“小男子汉”,让我们看到了现行教育需要改进的一点:给孩子们补上一堂公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