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解放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2019-06-04 10:08:25)王学进:解放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市委书记马卫光在全市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把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把体育、美学作为刚性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特质,不断增长见识、学用相长,增强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此论述引发了众多教师的共鸣。
马书记的讲话切中时弊,非常有现实针对性。熟知中国教育内情的人都知道,当今中小学教育存在一大弊病,即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质疑精神,迷信教师,迷信教材,迷信教辅,极少有学生会对教师所讲的提出质疑,哪怕怀疑教师或者教材有错,也不敢当堂发表不同意见。
故此,2016年12月间,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五年级小学生张秋实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出语文教科书上一幅关于宋朝知县的配图有误,知县着装应为青绿色而非紫色,图中官帽上下垂的帽翅也与历史不符,竟然成了一桩教育新闻,引发了诸多评论。一位小学生竟敢质疑教材,而且在老师处得不到答案的情况下,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这需要何等地勇气和自信。
可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太少了。因为稀少,张秋实小同学的质疑精神尤其可贵,教师应该大加赞赏,予以鼓励,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得到应得的鼓励。因为在人教社没给出对与错的答案情况下,教师是不敢表扬质疑者的,这不符合一贯的教育理念。万一他质疑错了呢?难道教师能鼓励一个随便质疑教材的学生吗?
在比较中美教育后,人们普遍认同一点,即我们注重知识技能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而美国教育恰恰相反。美国学生不迷信权威,遇事爱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老师则鼓励学生质疑。
大家可能对作家陈唤星给美国小学生讲《半夜鸡叫》时发生的有趣一幕有所耳闻。当作家讲完“中国故事”后,一黑人学生对“故事”提出了质疑,他说:“我养过鸡,并且对鸡做过科学观察。鸡要啼叫,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成年的公鸡;二是要有自然光的剌激。黎明时,就是日出前的一小时,早晨3时30分左右,这时微弱的光会剌激公鸡的视觉,才会产生啼鸣的条件反射。半夜,也就午夜12时,一片漆黑,鸡是不可能叫。不信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他的质疑引出了后续一系列的质疑,直至指责高玉宝造假。事实证明,《半夜鸡叫》纯系伪作。
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反差是如此之大。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听老师话,循规蹈矩,唯唯诺诺,但不擅长理性分析,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思维,创造能力不强;美国学生虽然知识技能不及中国学生,但他们敢想敢说,率性自然,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大胆质疑,不人云亦云,故创新思维和能力特别强。
世界知名的教育家弗雷内曾说过:“知识不能仅依靠教师向学生进行传授,传授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出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马书记的上述论述,其精神实质与弗雷内所说的相互契合,共同印证了一点:我们要突破现行应试教育的藩篱,解放思想,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质疑的勇气,鼓励学生质疑自己的老师,支持学生质疑教材、教辅和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自我质疑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质疑,将质疑精神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