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古井保护应提上文保议事日程

(2019-04-02 11:06:40)

王学进:古井保护应提上文保议事日程

 

绍兴老城区分布着许多古井,有单眼的、双眼的、四眼的;有圆形井圈,也有八角形井圈,旧时还有“三千老台门,三千口水井”的俗语。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古井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甚至被沦为“遗忘角落”,这与很多古井未被列入文物保护点有关。(41日《绍兴晚报》

报道引起了我的共鸣。自2004年进入地处井巷的单位上班至2016年,十多年间,上下班我都要从几口古井旁走过,尤其是单位旁边的四眼古井更是令我印象深刻。我不知四眼古井的来历,只看到每天都有附近的居民在此洗漱,其实用价值至今犹在。名副其实,井巷不愧为井巷,因为几口古井,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来此参观。

遗憾的是,至今我尚未发现这些古井被列入“绍兴市文物保护点”,也不见有相关介绍。2007年绍兴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绍兴老城区百年以上古井尚有40多口,但与井巷的几处古井一样,城区多处古井未被列入保护点。

此种情形不仅绍兴独有,全国各地普遍如此。随着水井的实用功能被淡化,地下水被污染,其存在的价值也越来越低,加上城市发展变迁,时下正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水井、近代水井被填埋,残存的数量很有限的水井大多数没有得到应有保护。

与诸多文物古迹一样,古井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实用价值上,更多的还体现在市井文化上。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刘昌俊所说,“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水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井抚育滋润,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市井生活。各类古代、近代水井的构筑、用材等也是各地工艺技术发展水平的切实反映,对研究我国社会文化结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单以实用性来定义古井的价值,而是要从文化传承、了解古代市井生活风貌、研究工艺技术等方面去重视古井的保护利用。

为此,我建议,一是要抓紧做好造册登记工作,对越城区域内的水井(包括古井和近代水井)进行一次普查摸底,分门别类予以登记在册;二是结合《嘉泰会稽志》等相关记载,查明古井的年代以及历史典故,用碑文形式简要地予以介绍;三是将古井跟古桥打包,纳入旅游产品,以书籍、展牌、宣传册、影视、新媒体等方式,讲好”的故事,增进市民和游客对水井文化的认知、对中华文明历史沿革的了解,让市井文化历史遗存得以更好的保护。

古井保护事不宜迟,文保单位应该将其列入议事日程,尽快制定保护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